顯示具有 安藝毛利史 (連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安藝毛利史 (連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安藝毛利史(第二章/第二十二節:白鹿城攻略)



〔二十二、白鹿城攻略〕

  且說豐〈大友〉、藝〈毛利〉兩家達成和談的永祿六年〈1563年〉,身在防府的毛利隆元完成了外交任務之後,率領部隊回到出雲的途中,在安藝佐佐部蓮華寺暴斃。消息很快傳到出雲毛利軍陣中,軍中上下一片愁雲慘霧,不在話下。毛利元就收拾心情,下令全軍攻擊白鹿城。時為八月十三日,隆元身故後的第十天。

2016年10月11日 星期二

安藝毛利史(第二章/第二十一節:隆元暴斃)



〔二十一、隆元暴斃〕

  正當毛利大軍進出出雲的時候,忽然傳來消息,指豐後大友宗麟再度發兵攻打門司城。毛利元就早有此一著,並沒有抽調防、長兩國的兵馬,留在當地以防大友軍乘虛而入。大友軍攻勢甚為激烈,幸而駐守門司城的毛利軍奮力死守,力保城池不失,大友軍見久攻不下,轉而攻擊門司城西南面的刈田松山城,守衛松山城的是老將天野隆重,他率領城兵頑強抵抗,擊退了大友軍的洶湧來犯,大友軍節節失利,於是棄用強攻策略,改以包圍戰術圍堵松山城,同時致函尼子義久,約定南北夾擊毛利。如果放置不管,松山城早晚會因斷糧而失陷,因此天野隆重派人送信到出雲陣中,請求元就增援。

2016年10月7日 星期五

安藝毛利史(第二章/第二十節:門司合戰及石見平定戰)



〔二十、門司合戰及石見平定戰〕

  在和談尚未明朗化的永祿三年末〈西曆為1561年1月〉,傳來尼子晴久的死訊,正好給予毛利元就反擊的時機,另一方面,處於弱勢的新任家督尼子義久,卻希望能跟毛利家講和。翌年〈永祿四年,1561年〉七月,元就一改常態,主動向使者聖護院道增回應幕府提出與尼子家和談的要求,聖護院道增帶著元就的訊息向將軍足利義輝報告,八月,足利義輝奏請朝廷,表示將會派遣使者到尼子家宣布和談意旨。

2016年10月4日 星期二

安藝毛利史(第二章/第十九節:石見銀山)




〔十九、石見銀山〕

  時間回溯到弘治二年〈1556年〉防、長攻略期間。三月十八日,正當毛利軍在為攻打大內家的須須萬沼城而頭痛之際,從石見方面傳來邑智郡泉山城城主佐波興連的求救通知,事緣同國的河本溫湯城主小笠原長雄投靠尼子家,並出兵攻打佐波興連。由於泉山城臨近安藝國境,倘若城池陷落,便給予尼子家長驅直進侵入安藝的缺口;正好佐波興連透過同郡的毛利家臣口羽通良〈志道廣良之弟〉向毛利元就表示臣服,元就於是趁此機會,撥出一軍予吉川元春和宍戶隆家前往救援。

2016年9月30日 星期五

安藝毛利史(第二章/第十八節:三子教訓狀)



〔十八、三子教訓狀〕

  名門大內家的滅亡,是毛利家稱霸中國地區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毛利家以一介國人領主之身,僅元就一代便迅速發展成為藝、備、防、長四國之主,在當世實屬罕見。

2016年9月23日 星期五

安藝毛利史(第二章/第十七節:大內家滅亡)



〔十七、大內家滅亡〕

  在嚴島一役擊敗陶晴賢的毛利元就,把從前隸屬大內家的部份屋代島水軍眾吸納過來,尤其對掌握這些水軍力量的大內家重臣弘中某〈弘中隆兼的族人〉予以重用。而事實上,作為陶家陣營參與嚴島合戰的屋代島水軍眾約五百艘軍船,只是整個水軍眾結構的其中一部份,那些沒有參戰的水軍領主們,在嚴島合戰前後,曾聯署向毛利家提出「望地注文」,以不出戰為條件來換取領地擁有權,對這些水軍領主們來說,這種做法是保障他們利益的一種投機,即使任何一方戰勝了,也能保住自己的領地,但是對元就來說,他們的不參戰,已經是對自己的一種幫助,在當時未明朗的形勢下,少一個敵人便少一分威脅,對於他們提出的條件,理應允諾。嚴島合戰勝利之後,這些屋代島水軍領主們,都投靠到毛利家麾下,到了這個時候,毛利家擁有了小早川水軍、舊武田水軍和屋代島水軍,成為瀨戶內海西部首屈一指的海上軍事力量。

2016年9月14日 星期三

安藝毛利史(第二章/第十六節:嚴島合戰)



十六、嚴島合戰

  毛利元就在除去江良房榮之前,曾經出兵石見國,剷除對毛利家構成威脅的敵對勢力。

  當時石見國內,除了跟毛利家同氣連枝的津和野三本松城主吉見正賴外,還有益田、三隅、永安、福屋、周布、小笠原等國人勢力。吉見家位於最西端,鄰近長門、周防,在其東面的益田、三隅、永安三氏,乃陶晴賢的盟友,因此吉見家腹背受敵,自顧不暇,在這情況下益田等人因為吉見家被陶氏牽制住,可以隨時響應陶晴賢入侵安藝,到時候毛利家不只要對抗陶晴賢,還要應付石見國人眾,就如同吉見家一樣陷入腹背受敵的環境。因此,元就與鄰近永安家的音明城主福屋隆兼結盟,讓福屋牽制益田等三家,使他們不敢輕舉妄動。天文二十四年〈1555年,同年十月改元「弘治」〉二月,吉川元春從安藝新莊出兵入侵石見,福屋隆兼起兵響應,於十一日攻下三隅家的高木城,二十二日再陷永安家的永安城,其後再攻陷春日城以及其周圍那賀郡一帶地域,暫時消除了石見方面的威脅。

2016年9月9日 星期五

安藝毛利史(第二章/第十五節:折敷畑合戰)



〔十五、折敷畑合戰〕

  天文二十三年〈1554年〉三月十日,毛利元就父子以及一眾重臣商議過後,決定與陶晴賢斷交。經過兩個月的武備調整,元就父子於五月十一、十二兩日將這個重要決定分別通知平賀和天野兩家,就在同一天〈五月十二日〉,元就率領隆元、元春、隆景、熊谷信直以下三千餘兵〈據《安西軍策》記載約二千餘人〉,火速進軍佐東銀山城〈註1〉,守將粟田備後守、麻生鎮里在元就的勸告下開城投降,毛利軍繼而南下己斐、草津、櫻尾三城,三城守將亦相繼降伏;適逢陶晴賢麾下的二十餘艘警固船正在運送兵糧到嚴島神領家的大野沖,元就於是派遣部將山縣就相和飯田義武率領河之內水軍前往截擊,得勝而還。

2016年9月2日 星期五

安藝毛利史(第二章/第十四節:大寧寺之變)



〔十四、大寧寺之變〕

  毛利元就父子的山口之行,察覺到大內家即將爆發政治危機,為了將來的自立,必需先在家中掌握絕對的權力,於是元就策劃將井上黨鏟除,繼而牢固控制吉川和小早川兩家,藉此增強實力。

2016年8月29日 星期一

安藝毛利史(第二章/第十三節:誅伐井上黨)



〔十三、誅伐井上黨〕

  在毛利元就與吉川家達成相續契約之後的天文十七年〈1548年〉夏天,大內義隆再次發出征伐備後神邊城主山名理興的命令,並且委任陶隆房為總大將,率領五千餘兵,與安藝國毛利元就、隆元、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父子、甲立五龍城主宍戶隆家、頭崎城主平賀隆宗等等部隊合流,為數約八千人,進入備後攻打神邊城。然而神邊城方面防守得宜,大內聯軍未能攻下神邊城,但是在元就的調略下,神邊城被孤立,失陷只是時間問題,因此大內聯軍先行撤離,留下平賀隆宗在陣與山名理興遙相對峙。順帶一提,這是元春首次以吉川家督名義參與的戰役。

2016年8月23日 星期二

安藝毛利史(第二章/第十二節:毛利兩川〈下〉)



〔十二、毛利兩川〈下〉〕

   安藝吉川家的遠祖乃在承久之亂〈承久三年,1221年〉因功而得到安藝國大朝本莊的吉香經光的兒子吉香經高,又因居於領地駿河國吉河莊,而改姓吉河。當時吉河經高,身兼駿河吉河莊、播磨福井莊和安藝大朝本莊的地頭職,後來因為在大朝本莊的領地經常受到侵擾,於是經高向幕府申訴,得到批准移居到安藝國,從此在大朝本莊生活下去。到第五代經信時,才改姓為吉川〈吉河與吉川乃異字同音〉。

2016年8月18日 星期四

安藝毛利史(第二章/第十一節:鶼鰈情深)



〔十一、鶼鰈情深〕

  在小早川隆景入主竹原城的第二年,即天文十四年〈1545年〉的十一月,與毛利元就相濡以沫近三十載的夫人妙玖,以四十七歲之齡離開人間。

2016年8月15日 星期一

安藝毛利史(第二章/第十節:毛利兩川〈上〉)



〔十、毛利兩川〈上〉〕

  出雲遠征失敗,經歷九死一生逃回吉田郡山城的毛利元就,為了阻止藝、備兩國反大內派勢力崛起,於是急速展開平定行動。回到郡山城還不足一個月,六月四日,毛利元就跟志和米山城主天野興定交換誓紙--事實上,早在大永五年〈1525年〉大內軍攻略安藝之時,毛利元就和志道廣良以性命擔保,讓天野興定安全投降大內家,志道廣良更與天野興定結為異姓兄弟,如今交換一紙誓書,在這動盪關頭,進一步加深兩家的合作關係。

2016年8月11日 星期四

安藝毛利史(第二章/第九節:出雲遠征)



〔九、出雲遠征〕

  天文十年〈1541年〉正月十三日,大內與尼子兩軍在三塚山上進行激戰,尼子久幸以下四百餘人戰死,當晚尼子大軍撤退,毛利元就察覺後,下令展開追擊,卻因積雪阻礙未能成功。翌日〈十四日〉,元就向大內義隆提交「尼子陣切崩頸注文」的書狀,申報戰功〈《毛利家文書》第二八八條〉。同年二月二十六日,編成戰況報告書《郡山籠城日記》〈《毛利家文書》第二八六條〉,並透過幕臣木澤長政遞交將軍足利義晴以及一眾幕府重臣。毛利元就以寡擊眾的戰績,獲得幕府上下高度評價;而早前尼子詮久東征時被吞併的播磨守護赤松政村,由於敵愾同仇,也向元就祝捷。除此之外,元就獲管領細川晴元以及赤松政村二人贈送太刀各一柄,作為祝賀。

2016年8月8日 星期一

安藝毛利史(第二章/第八節:郡山籠城戰)



〔八、郡山籠城戰〕

  天文九年〈1540年〉六月,以尼子國久為首的尼子新宮黨取道備後路南下,卻在進攻宍戶氏的祝屋城時遭到挫敗,退回月山富田城。尼子詮久決定調集出雲、伯耆、隱岐、因幡、備後、備中、備前、美作之兵約三萬人,以湯原宗綱、湯惟宗等將為左翼,高尾久友、黑正久澄、吉川興經等將為右翼,尼子國久、誠久父子為首的新宮黨以及尼子久幸隨同出征。

2016年8月4日 星期四

安藝毛利史(第二章/第七節:擴張勢力)



〔七、擴張勢力〕

  當大內義隆專注於與少貮、大友兩家的角力、尼子經久為了敉平三男鹽冶興久的叛亂而大傷腦筋的時候,安藝、備後兩國表面上雖然平靜,實際上卻是風波處處,因為大內、尼子兩家都是分秒必爭,看誰先處理好戰事,就可以比對方先一步搶佔藝、備兩國。藝、備兩國國人領主立場尷尬,他們需要評估形勢,然後選擇依附哪一家。然而,毛利元就並非守株待兔之徒,他反而採取主動擴張策略,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他的第一個目標是吉田郡山城西南面的三入高松城〈現今廣島縣廣島市安佐北區〉熊谷信直。

2016年8月1日 星期一

安藝毛利史(第二章/第六節:肅清高橋家)



〔六、肅清高橋家〕

  由於毛利元就的活躍,大內家佔有了廣島灣東岸的地方,也因此而控制了廣島灣一帶的水域,對進出安藝、備後和橫越瀨戶內海起了莫大的作用。大永七年〈1527年〉七至八月,毛利元就、志道廣良被任命為先鋒,隨大內義興進攻備後國,並在和智鄉細澤山擊退了從出雲國南下的尼子軍的侵襲,討殺了米原山城守等將領,獲大內義興給予感謝狀。九月,透過備後甲山城主山內直通的仲介,南天山城主和智豐鄉背叛尼子而投靠大內,事實上,這也是元就和志道廣良暗中勸誘的結果。

2016年7月28日 星期四

安藝毛利史(第二章/第五節:投靠大內家)



〔五、投靠大內家〕

  年前為了北九州領地一揆事件而奔波勞碌的大內義興,幾經辛苦敉平動亂之後,在大永四年〈1524年〉五月,親自率領大軍出征安藝國。大內義興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得到分郡守護武田光和支援的櫻尾城主友田興藤。大內軍在岩國永興寺設置陣營,並包圍了櫻尾城,另外派遣嫡子大內義隆以及陶興房率領別動隊二萬餘人,北上攻擊武田光和所在的佐東銀山城〈現今廣島市〉。

2016年7月25日 星期一

安藝毛利史(第二章/第四節:兄弟鬩牆)



〔四、兄弟鬩牆〕

  幸松丸病逝後,家督之位懸空,毛利興元的兄弟之中,只剩下元就以及其異母弟毛利元綱〈又稱相合元綱,因家於相合一地而以相合為姓。以下皆稱相合元綱〉有繼承的資格;在元綱之下尚有一弟,名曰就勝,但自幼已入空門,沒有家督繼承權。按常理說,由年長的元就來繼承家督是合理不過的事,然而相合元綱雖然庶出,但在過往戰役上有出色的表現,在家中亦不乏支持者。

2016年7月21日 星期四

安藝毛利史(第二章/第三節:尼子經久南下)



〔三、尼子經久南下〕

  有田中井手合戰的勝利,大大削弱分郡守護武田家的勢力,另一方面,進一步鞏固了毛利、吉川兩家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