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防長大內史 (連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防長大內史 (連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8月20日 星期一

防長大內史(第七章:應永之亂)


  應永二年(1395年),九州探題今川貞世突然被幕府調回京都,由涉川滿賴接任他的職務。據說這是大內義弘和政敵斯波義將的手筆。

  據今川貞世晚年所著《難太平記》記載,在京都時他與大內義弘曾經會面,席間大內義弘曾力勸今川貞世與大友親世修好,三家合力對抗足利義滿(大內義弘認為足利義滿過去陰謀對付有功勞的大名,人人自危,只有自己足夠強大才能免禍),但今川貞世不從,令大內義弘懷恨在心(註1)。於是大內義弘向足利義滿進讒,讓今川貞世下馬。這段對話,揭示了足利義滿的權力慾和反覆無常,也揭示了大內義弘的不安和野心,既擔心自己成為足利義滿的眼中釘,像土岐、山名一樣身敗名裂,同時也要為自己家族謀發展。

2018年6月19日 星期二

防長大內史(第六章:明德之亂)


  大內義弘不似其父那樣鋒芒太露,他始終忠實地奉行幕府命令,因而得到足利義滿歡心。大內義弘獲足利義滿幫助,繼任了家督,與幕府關係日益深厚。這樣的關係持續了接近二十年。

  此後並沒有大內義弘出征九州的記錄,局勢也漸漸對幕府有利:被罷職的細川賴之得到赦免,鎌倉公方亦表示歸順,在紀伊的南朝勢力被幕府壓制;而九州的今川貞世,終於攻下了南朝的大本營肥後隈府城,南朝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2018年5月9日 星期三

防長大內史(第五章:九州征伐及康曆內戰)


  大內弘世歸順足利幕府之後,先後得到周防、長門、石見守護職(請參考第三章),是北朝在西面戰線的第一道屏障,至為重要。但大內弘世野心極大,他希望在南北朝互相攻擊之下,盡一切力量為大內家擴張領土,於是在奉命攻略南朝官軍盤踞的石見之時,順道處理安藝國人的糾紛。

  當時南朝的勢力以九州、四國及石見、安藝為主,九州以懷良親王為首、肥後菊池氏為骨幹,石見、安藝則以足利直冬為主。石見、安藝一路在大內弘世的攻略下已大致平定,唯獨九州的南朝勢力依然牢不可破,北朝(幕府)委任過幾任九州探題到九州作戰,都被南朝打得灰頭土臉,一籌莫展。後來幕府在北朝應安三年(南朝建德元年,1370年)提拔今川貞世為九州探題,全權負責前線作戰,大內弘世、義弘父子以及其他國人領主都得聽從今川貞世號令。

2018年3月23日 星期五

防長大內史(第四章:山口開府)


  大內弘世在第一次驅逐長門守護厚東義武後(南朝正平十三年,北朝延文三年,1358年),便計劃另覓地方作為根據地,以圖長遠攻略計。學者三坂圭治認為大內弘世現在已是守護之身,不再是在廳官人,為了跟公家的國衙分開,也為了方便統御國內地頭,於是另覓地方作為守護所(三坂《山口県歴史》)。然而大內弘世並不意在建造一座固若金湯的城池作為軍事據點,而是著眼於興建一座不亞於京都的繁華都市,以當時社會來說,這可說是劃時代觀念,也反映出大內弘世的勃勃野心。另一學者御薗生翁甫認為,其時身在南營的大內弘世,依照京都模式建設山口,讓前來周防的貴族武士緬懷京華風采(御薗生《大內氏史研究》)。不過,當時都市只有京都、奈良和堺港,在地方上莫說有這種規模的都市,連像樣的城鎮也沒有,而且擅自建造都市,恐怕還得冒著「無視中央政權」的世論,甚至招來殺身之禍吧。

  但諷刺的是,這個新都在市正是室町末世時成為將軍的避風港。這是後話,容後再述。

2017年12月10日 星期日

防長大內史(第三章:南北朝動亂與同族之爭)



  大內重弘卒於元應二年(1320年),繼任者為嫡子弘幸。如第二節所述,元寇侵日後有戰功者得不到賞賜,對幕府心生不滿,動亂時有發生,加上幕府執權者失政失德,家臣爭權,以致民心散亂,使幕府管治進入衰退期。

  且將時間往前回溯。鎌倉幕府自初代將軍源賴朝之後,政治實權便掌握在外戚北條家手中,北條家以執權身份世世代代把持著幕政,幕府將軍反成傀儡。承久之亂(承久三年,1221年)後,朝廷衰敗,幕府得勢,竟能參與皇位繼承問題的議決。

2017年11月11日 星期六

防長大內史(第二章:鎌倉時代)



  從史料判斷,大內弘盛活躍的時期,正是源平交替之際,即十二世紀末葉。平清盛因在保元、平治之亂中助後白河天皇消滅政敵而得到後白河信賴,從此平步青雲,累官至太政大臣,名符其實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朝廷中擴張勢力,不僅在朝廷中安插自己的親族,佔據重要職位,還積極與貴族結姻親,甚至將女兒嫁給高倉天皇(後白河第七皇子)為皇后,成為天皇的外戚。平清盛權勢之盛,從《平氏物語》的名句「非平氏之人非人也」、「凡是想活在世上的人,都不能違背入道公(平清盛)的意旨」可以看出來。

  其時後白河已然遜位並出家為僧(天皇出家為僧者曰法皇),但身在廟堂之外,仍然大權在握。雖然高倉天皇沒有實權,但後白河法皇對於平氏一族可是相當忌憚。以後白河法皇為首的院政集團之中,不滿平氏專橫者亦大有人在,於是便有鹿谷陰謀的發生。鹿谷事件之後不久,平清盛剷除了部份院臣,削弱了後白河的影響力,更在治承三年(1179年)將後白河幽禁於鳥羽殿,中止了院政。平清盛的勢力因此達到最高峰。

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防長大內史(第一章:大內氏源流考)



  現今普遍認為大內家是朝鮮半島百濟國琳聖太子的後裔。一般說法,指琳聖太子是百濟國聖明王的第三子,在推古天皇十九年(611年)渡海前往日本,並在周防國佐波郡多多良濱(現今山口縣防府市)登陸。傳說琳聖太子渡日前三年,周防都濃郡鷲頭莊青柳浦一棵松樹上空,有大星七日七夜閃爍不息,預示將有百濟國王子來訪,果然三年後便有琳聖太子到訪當地,於是居民建立神社祭祀這顆大星,並將當地改稱為「降松」,即大星降臨之意。「降松」即現今山口縣下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