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幕末維新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幕末維新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8月13日 星期三

曇花一現的第一所現代飯店——築地ホテル館

歌川廣重「東京築地ホテル館表掛り庭の図」

隨著安政五年 (1858年)簽訂《日美修好通商條約》,協議橫濱開港的同時 (安政六年,1859年),允許美國人逗留在江戶進行貿易,並約定在五年後江戶開港(後來再延長五年)。儘管引發政局動盪,江山變天,但整體上還是朝著對外開放的方向前進。


直到協定江戶開港前夕的慶應三年 (1867年),幕府的近代化改革有了初步的規模後,考慮到開港後居留江戶的外國人數會大增,於是在築地鐵砲洲船坂町軍艦操練所(現今築地市場勝鬨橋邊,當時是沿海地方並設有碼頭)興建一幢西式飯店。

2025年6月22日 星期日

維新人物秘話(十四)立石斧次郎

 


在交通和資訊科技不發達的古代,人們對異國人一無所知,往往抱有一種奇妙的想像,尤其是孤懸海上、相隔萬里的日本和美國,彼此不相往來,更是如此。在日本與美國首次接觸(黑船來航)之後,日本人的繪畫中,便把培里畫成猙獰扭曲的面貌,仿似日本傳統妖怪「苧績」一樣。隨著接觸日益加深,兩國人民對對方的印象也隨之變化,出現在日本繪畫中的美國人,也變得「紳士」起來。

2024年4月5日 星期五

三谷博《明治維新史再考》


幕末從黑船來航開始,直到西南戰爭結束,或大久保利通遇刺,前後只有廿五六載,一般幕末維新書籍的論述,大抵就是這個時段為核心。

 

三谷博教授的這本著作也不例外。然而題為「再考」,自然就有新的觀點。

2024年2月12日 星期一

面白き こともなき世に 面白く

 



「辭世句」一向被認為是武將臨終前的「遺作」,事實真是這樣嗎?

 

高杉晉作有名的「辭世句」:「面白き こともなき世に 面白く」便被認為是他彌留之際的遺作,然後有他的知己野村望東尼在旁「和唱」:「すみなすものは 心なりけり」

2024年1月25日 星期四

錦絵にみる幕末維新-絵師と庶民の徳川幕府

 

青物魚軍勢大合戦の図


高知市縣立坂本龍馬記念館日前舉辦關於浮世繪的展覽——錦絵にみる幕末維新-絵師と庶民の徳川幕府-」,當中展出大量錦繪作品,包括一些在江戶時代被禁刊的作品。

 

浮世繪在江戶時代興起,一開始只是單色調的版畫,到了幕府中期,逐漸發展出多色彩的錦繪印製技術,題材亦趨多樣化。除了大受歡迎的美人繪、役者繪、名所繪等等題材,還有一些被當權者視為禁忌的作品。蓋因浮世繪發展到那個階段,作為繪師或出版商與市民連結的渠道,多少承擔著傳遞新聞及訊息的功用,自不免成為有心人的宣傳載具。

2024年1月6日 星期六

維新人物秘話(十三)查理斯理察森 (Charles Lennox Richardson)

 
查理斯理察森是文久二年 (1862) 生麥事件中四名受害外國人中的唯一死者。事後英國向涉事的薩摩藩追討賠償,但被薩摩藩拒絕,引發一年後的薩英戰爭。

 

2023年6月10日 星期六

四民平等從何而來?讀橫山百合子《從江戶到東京》


江戶時代農工商是生產階級,供養著享有特權的士族階級。明治初年政府先後實行版籍奉還和廢藩置縣,取消了士族特權,准許百姓擁有苗字,並且可以自由選擇職業,從此士農工商的身份藩籬盡除。取消特權及職業限制,讓百姓盡展所長,適材適所,提高生產力,看似是順應時代趨勢的事。儘管事實證明,過往不事生產的士族,除了部份成為政府官僚和軍隊之外,能夠自力更生的人並不多。

 

社會狀況固然不是一夕改變,明治政府的政策也決不是立竿見影。不管是新近掌握政權的統治階層,還是底下的被統治階層,在維新變革之際都是處於適應期和摸索期。

2023年2月25日 星期六

美國也有日本殖民地?——若松colony

 

2019年會津松平第15代家督松平親保前往加州若松colony舊地出席記念儀式

二十年前,由愛德華‧茲維克導演、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及渡邊謙主演的美國電影《末代武士》大獲好評,故事講述美國退伍軍人歐格仁上尉受聘於日本政府訓練新式軍隊,在一次鎮壓叛亂份子作戰中不幸被敵人森勝元(後來名字修正為勝元盛次)俘虜,結果被日本傳統文化同化,並與森勝元化敵為友,並肩作戰;川原正敏的漫畫《修羅之刻‧陸奧圓明流外傳》美國西部篇則講述主人翁陸奧雷隻身遠赴美國西部,被印地安部落奈滋族救回一命,後來為保護被白人圍攻的部落而自我犧牲。

 

結構相似的這兩個故事自然是虛構的,現實歷史中,早已有國人流落到異鄉生活的故事,或許沒有電影情節般轟轟烈烈,但經過一段歲月,有的成功取得矚目的社經地位,亦有的過著平淡的生活,甚至被世人遺忘。在上述《修羅之刻》美國西部篇的背景加里福尼亞州,當地住著一小群日本人聚落,稱為「若松殖民地」。

2023年2月18日 星期六

勤王佐幕殊途同歸——弘前藩的悲劇

 薩長兩藩主導的明治新政府,在江戶開城、德川慶喜出降之後,仍執意繼續征伐會津和長岡,以洩八一八政變以來的忿恨。雖然後來奧羽諸藩建立同盟共同支援會津,但在同盟成立之前,各藩內部就支持哪一方的問題,都不約而同經歷一些掙扎和鬥爭,並非一開始便旗幟鮮明;不僅藩的內部出現矛盾,藩與藩之間亦因為互相猜忌而出現諜對諜的博奕,往往需要確認鄰藩的立場才敢表態。

 

「勝則官軍,敗則賊軍」——因為奧羽列藩同盟奉輪王寺宮公現入道親王(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為盟主,與以明治天皇為首的新政府軍分庭抗禮,所以奧羽列藩也有其正統性可作憑據,所差者只是實力問題,成王敗寇,假如奧羽列藩是戰勝的一方,那麼倒幕派就會淪為賊軍了。可惜事實就是,戰敗的奧羽列藩被套上朝敵的污名,就像禁門之變後的長州藩一樣,從此受盡排擠及打壓,難有出頭之日。

2023年2月4日 星期六

長州戰爭幕藩雙方的鐵砲比併

發生於幕末慶長二年(1866年) 的第二次幕府征長戰爭,長州藩以一己之力,徹底擊敗幕府大軍。戰術運用得當固然是最重要原因,但背後應歸功於支援戰術運用的武器——鐵砲。

 

長州藩所使用的鐵砲,來自於此前長州藩透過坂本龍馬的龜山社中,以薩摩藩名義向長崎的哥拉巴商會購入的七千三百挺鐵砲,當中包含四千三百挺米涅步槍和三千挺滑膛槍。相比之下,幕府軍雖有鐵砲裝備,但都是舊式滑膛槍。兩軍的決定性差異就在這裡。

2022年11月30日 星期三

日本不只有一個五稜郭——龍岡城與松平乘謨的故事


北海道函館的五稜郭,由於造型獨特,成為觀光熱門景點,但原來在「內陸」信濃國龍岡藩(又稱田野口藩)境內,即現在的長野縣佐久市,也有一座外觀相似的星形城郭。

 

該座龍岡城建於幕末的元治元年(1864年),竣工於慶應三年(1867年)。藩主松平乘謨(時任幕府若年寄)在領內進行西化改革,引入法國的兵制,並積極推動殖產興業,成績單上還有一項成就就是興建五稜郭龍岡城。

2022年8月29日 星期一

維新人物秘話(十二)佐藤信淵、會澤正志齋

會澤正志齋

佐藤信淵的名字,經近年來多本華文書籍的著墨,愈來愈為人所知,他大半生主張對外用兵,宣揚國威。首當其衝的便是日本的近鄰中國,佔領中國後,再向南洋進兵,在佔領地實行神道教化,使全世界人民共同淋浴於天皇的聖光之下。他的思想獨樹一幟,突破時人的思考界限,比起明治以降的海外擴張,還超前了大半個世紀。大正昭和時期著名右翼思想家大川周明在其《大東亞秩序建設》第一篇就寫道:「如果我寫日本近代史,我將首先從敘述佐藤信淵的思想開始。因為在這位偉大學者的靈魂中已經孕育了新日本非常具體的姿態。」可見佐藤信淵開啟了後人思想領域的大門,對明治以後的新日本影響極巨

2022年5月23日 星期一

維新人物秘話(十一)弗魯具克(Guido Herman Fridolin Verbeck)


出身荷蘭的傳教士弗魯貝克,在幕末的安政六年(1859年)來到長崎,以教授外語和西方政治為業,他的學生有伊藤博文、大隈重信、副島種臣等大人物,因為有這層關係,在維新後獲新政府延攬為大學南校(現今東京大學前身)教頭兼政府顧問。弗魯貝克最大的貢獻莫過於將舊約聖經譯成日文,使聖經能為一般不諳外語的日本人所閱讀;儘管如此,他最廣為人知的反而是那張志士大合照。

 

那張總共四十四人的大合照可謂星光熠熠,傳說有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坂本龍馬、勝海舟、伊藤博文、井上馨、高杉晉作、橫井小楠、大村益次郎、大隈重信、西鄉從道、江藤新平、副島種臣、森有禮、陸奧宗光等等,連傳說中明治天皇的「影武者」大室寅之佑都在其中(關於大室寅之佑與明治天皇的關係,可參考拙作《幕末長州》)。該照片據推斷是在明治元年或二年、由長崎的攝影師上野彥馬操刀,弗魯貝克手抱著幼兒坐在中央,在他周圍有以上這些志士或站或蹲地簇擁著。

 

針對這張大合照的拍攝時間(明治元或二年),最大的疑點是照片中的高杉晉作、坂本龍馬、中岡慎太郎都已身故,不可能與拍下這張照片。再說如此鋪張且新奇的拍攝活動,各參與者的日記或書信中,竟沒有片言隻字的記錄。

 

事實上,有一張攝於明治元年十月八日的照片,是弗魯貝克與佐賀藩中老伊東次兵衛及佐賀藩校致遠館的五名教官的合照,伊東次兵衛日記中明確記下了拍攝的日期,可印證照片的真實性,該照片中伊東次兵衛與五名同藩教官的服裝和容貌,都與志士大合照中無異,或許就是志士大合照的藍本,換句話說,志士大合照極有可能是後來加工合成的,只是加工於何時,是否有足夠的加工技術,則尚待考證。

2021年12月27日 星期一

維新人物秘話(十)西鄉隆盛


東京上野恩賜公園那尊西鄉隆盛牽著狗的銅像,是由雕刻家高村光雲製作,在明治三十年(1897年)落成。西鄉隆盛第三任妻子糸子獲邀出席銅像揭幕式,當時她說,那不是她丈夫西鄉的容貌。這則故事十分有名。

2021年12月19日 星期日

明治國家神道初嘗試——曇花一現的「大教宣布運動」

三大教憲(飛驒護國神社藏)

明治政府成立初期,曾出現「大教宣布運動」。那是官方推行的運動,旨在建立一個跨宗教跨派別的意識實體,藉著向全國人民傳道,把國民凝聚在國家體制內。


那時候尚未有「神道」這個詞語,自然也沒有「國家神道」的概念,雖然有數以萬計的大小神社分布全國,但東西南北民情迴異,各地祭祀的對象和儀禮也是各適其式,莫衷一是。沒有人說得出神道是什麼,就算是在神社工作的神職人員自己也不知道,百姓只管如常舉行春秋二祭,祭拜祖先神,偶爾會來一趟遠行,參拜伊勢神宮,但除此之外,民眾不曉得在日常祭拜之上還有什麼教條理論,能使它昇華為「神道」。

2021年12月12日 星期日

維新人物秘話(九)伊藤博文



活躍於幕末維新的志士,由於要奔走各地,結識幾個情婦可說是在所難免(?!)。要數最風流的志士,則非伊藤博文莫屬。

 

伊藤博文性好女色在當時並不是什麼秘密,他自己也毫不忌諱。他染指過的女性有美有醜,有貴有賤,多不勝數,他更曾自誇與千名女子有過魚水之歡。雖然他身為政治人物,堂堂一國宰相,不像小說《好色一代男》的主角橫道世之介那樣荒淫放蕩,但其艷史絕不比小說人物遜色。

2021年11月21日 星期日

維新人物秘話(八)濱田彥藏

濱田彥藏

江戶時期的日本雖然處於鎖國狀態,但近海漁業仍然相當活躍,然而天氣莫測,難免遇上意外,不幸罹難。像土佐漁民約翰万次郎那樣幸運,遇到海難而不死,還能夠活著回國,是寥寥可數的例子。

 

與約翰万次郎同樣命運的,還有一位人稱「新聞之父」的濱田彥藏。他出生播磨(現在的兵庫縣),自幼喪父,母再婚,濱田彥藏受從事迴船業的繼父所影響,與大海結上緣份。

2021年10月23日 星期六

維新人物秘話(七)玉松操

 

玉松操設計的錦御旗(圖片取自https://rekijin.com/?p=28007)

玉松操的名字為人所知,是因為維新政變的時候,由他操刀設計代表天皇官軍的錦之御旗,在戰場上立竿見影,使薩長軍在鳥羽伏見之役壓倒幕府軍,奠定勝局。

 

他出身公卿西園寺家的庶流山本家,少時出家為僧,一度出任大僧都法印,因為大力整肅寺院綱紀而招致怨恨,便索性還俗,後來改名玉松操。

2021年10月18日 星期一

維新人物秘話(六)岩崎彌太郎


三菱創辦人岩崎彌太郎用他僅五十一年的生命,一手構築了堪與歷史悠久的三井家匹敵的三菱財閥。

 

他原是土佐藩的鄉士,因為非凡的才識,獲後藤象二郎賞識並提拔為長崎商會主任,為藩調達資金;明治維新之初,為著中央政府禁止藩鎮私營事業,岩崎與其他藩士共同創立屬私人性質的九十九商社,並低價從藩手上接下前海援隊的三艘船隻,營辦海運業,後來改稱三菱商會。

2021年9月20日 星期一

安政大獄再臨?——明治八年新聞紙條例及讒謗律

被停刊的《東京曙新聞》

明治維新是日本邁向近代化的里程碑,它排除了中近世的封建制度,努力引入西方文化;伴隨著社會制度革新,知識份子投身報業界,在維新政變後,報刊如雨後春筍般誕生,有的是官營報刊,有的是民營報刊,其立場又可分成佐幕和尊王,百花齊放令報業界氣象一新。但是新科統治者並沒有與時並進,展現開明自由的一面,他們為著鞏固自己的革命成果,反而繼承了舊幕府的專制因子,打壓反對者,做法仍與封建時代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