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5日 星期三

有關中世農村社會



不論讀哪一國的歷史,若要讀得深入,就不能只停留在政治興衰層面,死記哪一家聯位哪一家又滅了哪一家,它背後的經濟和社會文化都要了解。不過這確實是我們的難處。坊間的中文書籍,雖然有不少介紹日本文化,但是屬於當代的居多(例如神社、民族性格),把眼光放在古代時空背景卻是十分少。加上我們這一輩現代人,已經鮮少接觸農村生活了,對於農民的日常生活和村落的日常運作更是沒有概念,這些因素妨礙我們深入研究歷史。就算你精通日文,有專書在手,恐怕也是一知半解。

舉例說,我們都應該聽過貫高制、石高制,或者甚麼樂市樂座、太閣檢地、加賀百萬石等等名詞,但是為甚麼會有貫高石高之分,百萬石領地到底有多大,樂市樂座背後的起因和意義等等,卻不一定明白。這些都是深奧的概念,我想現代日本人自己都應該不會想去了解了,更何況我們外國人。

日本中世仍是米經濟時代,所以農村狀況可說是與當時社會息息相關。大名、天皇、僧侶、百姓他們都是人,他們都需要衣食住行,而他們不像現代人一樣有國家信用的貨幣作為交易媒介,衡量價值的標準就是米和金屬貨幣(金銀銅)。米除了是交易媒介之外,它還是人們的食糧,所以米兼備兩樣社會功能。農民春耕秋收,用米交稅,給上層領主和中央貴族消費,換算成錢的話,則可購買手工產品。然而社會同時存在不同行業的職人,例如製造武具的、負責建築的、上山採礦的,他們都是大名依賴的對象,而這些人受聘於大名,從事專業的生產,就不能從事農業活動,大名會發薪水給他們,用米支付、用錢支付、或者賞賜名田並有下人代為耕種自給自足。

中央的大寺院大貴族曾是地主階層,在全國各地擁有許多莊園,而這些莊園用米、用錢、用特產品來交稅,財富聚集到寺院和貴族手中,除了一部份留給自己和分賜給部下外,剩餘的都交由土倉看管,而土倉也想到了用這些儲蓄來生利,於是有高利貸的產生。誰會向土倉借款?就是貧困的農民。他們被領主壓榨,要繳交高額的農作物作為稅項,或者苦於天災,苦於兵禍,未能上繳足夠的農作物,於是便求助於土倉,承諾來年高額償還;但室町時代實在是動盪不安的時代,每年都有天災戰事,所以未能如期還債的百姓很多,債台高築的後果,就是聚集起來集體賴帳,上訴幕府要求把債務一律勾銷,幕府不敢違拗聲勢浩大的百姓,於是頒下了德政令,注銷了債務。百姓養成了壞習慣,遇到難以解決的事情,就組成一揆鬧事,有些地方的百姓甚至響應寺院勢力的號召,組成一向一揆,反抗世俗大名的統治。

單是這兩段簡介便看得出農業對當時社會經濟有多大的影響力,我們讀歷史又怎能略過去?但還是有些地方被忽略了。例如農民是怎樣向莊園領主交稅的,農村與大名是甚麼關係,農村的架構是怎麼的,等等。如果不了解這些問題,我們便不知道那些寺院和貴族、還有後來的大名為何擁有壯大的實力,可以不事生產卻又能夠迫使農民交稅,又或者動輒出動幾千幾萬人去跨國打仗。

這些問題要探討的話恐怕可以寫成幾本書。雖然複雜,但希望有興趣的朋友不要卻步。筆者雖然也是一知半解,但希望日後有時間可以寫幾篇筆記,跟大家交流交流,共同進步。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