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2日 星期四

再讀《最後的將軍》



對日本歷史有興趣的朋友,對司馬遼太郎這本小說《最後的將軍》相信不會陌生。筆者多年前(十多年前吧?忘記了)讀過一次,但是當時對幕末歷史認識不深,只當作一般歷史小說來閱讀;現在對該歷史涉獵多了,讀起來又有另一番風味。

歷史上對德川慶喜這個人的評價,可謂譭譽參半,好的方面是他有過人的膽識,猶如神君家康再世,且在尚有抵抗餘力的時候甘願奉還大政,壞的方面是玩弄權謀,離將士前途不顧。


 司馬遼太郎對他的評價,總括來說,我認為是明褒實貶。作者把慶喜包裝得才華橫溢,沒有政治野心,近乎淡泊名利,為日後辭官納地貶為平民提供合理的解釋。慶喜是大時代裡的大將軍,卻也是小人物,時勢趨向,卻非他一人之力可以扭轉,憑他三頭六臂,也敵不過外國的船堅炮利,和國內尊攘派的氣焰;話雖如此,有些事情是他可以做的,例如禁門之變後放棄征討長州,以及鳥羽伏見之役棄與前線將士同生共死等等,但他沒有這樣做。之所以如此,說到底是因為慶喜顧慮個人歷史評價,不願開罪朝廷敗壞自己名聲,關於這點,作者也給他一個合理的理由:自幼受水戶儒學薰陶,既要尊王賤霸,也要身後留名。

慶喜只顧慮個人名聲,因此犧牲幕府前途也在所不惜,包括鳥羽伏見之役的將士,還有大部份幕閣官僚和旗本家臣。他們在明治時代,僅有少數獲賜爵位或者在新政府裡工作,其他都因為被淘汰而面臨失業。

結論就是,慶喜是自私的。在薩摩的「奸計」安排下,他也沒有得到理想中的下場。

不過成為平民後的慶喜,卻又立體得多了──他跟大多數平民一樣,在新時代安居樂業,把前塵舊事拋諸腦後,然後垂垂老矣,化作塵土。他脫去了光環,脫得徹徹底底,活得跟我們一般人無異,恬靜平淡,與昔日光輝相比,落差大得教人唏噓。

個人認為全書最精彩的地方在於後記。慶喜討厭薩摩人,但在晚年有機會與島津家後人見面,到底他懷著甚麼樣的心情去見面呢?史料記錄過於輕描淡寫,只能留給讀者想像‥‥‥可能一切恩仇已經煙消雲散,也可能依然耿耿於懷。

題外話,學者野口武彥在其著作《長州戰爭》中,把幕府之敗歸咎於慶喜一人──簡而言之:第一次長州征討是應該打的,他偏偏接受長州投降,第二次長州征討是不應該打的,他卻偏偏決定要打。這兩個誤算直接導致幕府的衰亡,全是慶喜之過,當然對於慶喜其他方面的評價並不會好到哪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