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0日 星期二

淺談沈旭暉「關原之戰的現實意義」與歷史文章的普遍毛病



近年全球政治局勢變幻,很多人玩起以古鑑今的遊戲,寫文章來諷刺時弊,或提出建言,其實這些不傷大雅,甚至不失建設性,值得一讚,不過在尋找歷史事件來作例證時,往往不求甚解,甚至只是從歷史堆中找出巧合例子來支持自己既有立場,由此導引出來的結論因而變得缺乏說服力。

近日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撰文「關原之戰的現實意義」(http://www.ir-basilica.com/%E9%97%9C%E5%8E%9F%E4%B9%8B%E6%88%B0%E7%9A%84%E7%8F%BE%E5%AF%A6%E6%84%8F%E7%BE%A9/),從關原合戰的大名動向,看現今香港的政治形勢。當中提到面對德川、石田兩大陣營對壘,是大名們的人生交叉點,充滿人性和利益、理想和現實的矛盾,誠的是論。可惜沈大師不是日史專家(也不是歷史專家),也自言不熟悉香港狀況,文章中難免出現某些邏輯上的謬誤。既然如此,何必拿自己不熟悉的歷史去說事呢?

且舉數例:

1.「德川也有自己的「大義」,那就是擁有比孤兒寡婦更能穩定天下的能力和實力;相對豐臣秀吉晚年窮兵黷武、遠征朝鮮,德川隱隱然承諾一個太平盛世,讓大名和人民休養生息(無論太平的前提是什麼手段也好)。基於這一點,無論在大名、還是平民當中,支持德川的「民意」並不少,而且帶有威脅的壓力,即使沒有這個人,上述呼聲,也依然存在。

我們的確看到了豐臣秀吉窮兵黷武,但是否家康就不會呢?秀吉死後、關原之前,天下未定,當時誰保證家康(或其他人)得到天下後就不會依樣葫蘆再征朝鮮呢?(日朝修好是在幕府開創以後的事)所謂太平盛世更是結果論,若果三成打倒家康的話,豐臣政權會不會有太平盛世?更不要忘記關原戰後的大名改易、天下普請、大坂之陣,難道不是勞民傷財之舉?他的子孫還研發出參勤交代的惡法呢!耗費各藩人力財力,鬧窮鬧荒,無甚於此,江戶時代有幾多個藩、有多少年是富庶而沒有飢荒的,可自行尋找資料比對。

所謂支持德川的民意並不少,更是離奇,不是因為他們真心支持德川,而是因為支持德川會帶給自己利益,這點沈大師自己也說了。且來看看當時朝鮮學者姜沆在其《看羊錄》對家康的描寫:「秀吉則攻城破敵,敵人既服,即忘讎怨,城池民社,一不侵奪,或以他邑附益之。家康則暗行恩怨,一與反目則必置之死地而後已,故諸酋畏力面從,而無一人心服者云。」可惜,姜沆並沒有留意到石田三成,沒有為三成寫下片言隻字,無從得知時人對三成的印象。

2.「石田三成失敗的主因之一,是自己定義的道德標準太高,不懂得水清則無魚,不但沒有拉攏對方陣營的邊緣人物‥‥‥回看石田被憎恨的原因,很多都很無辜,包括不知不覺破壞其他人的既得利益等。然而原因是甚麼,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有一個「建制派」內的派系不惜全力破壞,而這個派系又是諜報、離間、暗殺諸般手段都會使用的「武功派」,那就算讓石田、西軍暫時得到勝利,也依然後患無窮。

不是沒有拉攏對方陣營的邊緣人物,而是太早來臨的決戰在石田的預想以外。依照他在關原戰前寫給真田昌幸的書信(載於《真田家文書》),由越後上杉和常陸佐竹共同牽制德川,石田等「中央軍隊」在第二年直搗關東,同時會以豐臣秀賴的名義,積極說服親德川武將歸順;或者若德川西上,則由上杉和佐竹乘虛直入德川大本營(書信寫給真田昌幸,自然也有邀請對方幫忙的意思)。可見三成並非沒有籠絡對方陣營,甚至早就有全盤戰略,只是計劃趕不上變化而已。

至於說「武功派」(加藤、福島等人)會用諜報、離間、暗殺諸般手段,這不知是從哪個具體事件得出的結論,而且也沒有證明石田等「文治派」就不會用這等手段。西軍勝利後會否後患無窮,更是無從說起。這些不知是論點還是結論,都是出自想像,甚不足取。

3.「只要仔細看內部名單,就會發現西軍主力和東軍的淵源十分深厚,他們參戰,只是為了延續自己家族的勢力,表態其實談不上投機,只是為勢所逼,總之不是為了出死力。所以戰爭開始前,西軍高層就一個個的向德川家康提供情報,以便一旦戰爭失利,得到「諒解」,起碼可以討價還價謝罪;主帥毛利輝元雖然承諾作戰,但不少家臣反對和東軍完全翻臉,出兵徒具形式,卻希望等到勝負分明時才出場。石田三成不了解人性,自然全盤算錯。真正會出死力的人,例如石田三成本人,則是德川不會接受的人,但這些人始終太少。而且對家不會接受,總有其原因。

誰不是為了延續自己家族的勢力,誰不是為勢所迫?西軍主力和東軍淵源深厚,反過來說東軍與西軍主力淵源深厚,不可以嗎?邏輯大有謬誤,這是以東軍必勝為前提的論據,倒果為因,為何西軍就不可能勝呢?為何不是東軍武將向西軍提供情報?確實,肯出死力全力作戰的人不多,尤其是遠離中央政壇、局勢相對穩定的大名們,多持觀望態度,但從戰爭過程看來,西軍不一定必敗,若果西軍勝了,他會不會說石田三成不了解人性,全盤算錯?這顯然是結果論。當然你也可以說事實上西軍敗在小早川秀秋,說明石田沒有拉攏好秀秋,便是不了解人性的證明,但這也需經過一番史料論證,而不是草率又唯心的下結論。

以上僅舉三例,說明現在的人寫文章尋找論據之時,有許多的思慮不周,許多的想當然耳,許多的事後孔明。我們很容易受先入為主影響,將結果論套入文章之中,以為當時的人,能看通以後會發生甚麼事,做出正確的選擇。但歷史人物不是萬能,他們像我們一樣,不知道將來會發生甚麼事,除了個人信心之外,沒有別的證據或者徵兆證明東軍必勝西軍必敗,不但如此,他們也不一定想過關原合戰會在九月十五日開打,也不一定想過要在關原打。這些事實對當時的人來說,都是不可預測的,但在我們後人來說,似乎變得理所當然,無需懷疑了,這恰恰是我們的盲點。我們讀歷史理應從當時人物和環境切入,理解他們做出決定時的因由和局限,這樣得出來的結論才會客觀公正。

2 則留言:

  1. 我也有看那篇文章,似乎是想借古諷今,但其目的還是以「諷今」為主,關原之戰只不過恰巧被拿來做例子。這類不夠嚴謹的文章確是十分普遍。

    回覆刪除
  2. 是的,心中先有既定立場,才去找類似的歷史片段做證據,這是不要得的態度。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