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日 星期六

[轉貼]石見銀山與世界貿易



拙作《安藝毛利史》有一節專門寫石見銀山〈http://nihonshi.blogspot.hk/2016/10/blog-post.html〉。吾友陳子煒亦寫了一篇石見銀山,不過是從世界史的角度出發,可互相參考。蒙吾友惠允轉載,以下轉貼原文(http://www.histsyn.com/2017/09/iwamiginzan.html)。
******************************************************************************************************

石見銀山是日本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遊客。石見銀山曾經是日本產量最高的銀礦,不單成為日本戰國大名爭相競爭的目標,也在世界貿易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

石見銀山位於日本島根縣西部,令制國名為「石見國」,故有此名。今日石見銀山已經封山保育,但在日本歷史,甚至世界歷史上也有着重要意義。在產量最高峰時期,銀山出產的銀量不單是日本之冠,估計更佔當時世界產量25%30%,僅次於秘魯的波多西(Potosi)銀礦。
石見銀山為世界文化遺產,其銀產在歷史上有着重要意義。(莊仕立攝)

石見發現銀礦至少可追溯至14世紀初,但早期由於技術所限開採量並不突出。到了16世紀日本戰國早期,控制石見地區的大內氏從海外學習「灰吹法」【注一】後才大幅增加了銀的產量。隨着其產量的增加,銀礦也引來附近各戰國領主的爭奪。日本中國地區的大名大內氏、尼子氏和後來的毛利氏也圍繞着銀礦而爆發了激烈的爭奪戰。輾轉之後,在17世紀後,由德川幕府直接操控,但其產量也漸漸下降。最高峰時,石見銀山年產達38噸(全日本產量為200噸),價值高達一萬貫文(10,000,000錢)。
石見銀山所出產的石見銀。(圖片來源:日本島根縣立古代出雲歷史博物館網頁)

世界銀貿易

石見銀山無疑在日本國內有很重要的意義,其出產的銀所製的貨幣除了在國內流通,更往外輸出流入世界銀貿易的體系當中。在16世紀以前,日本的銀流通量與周邊地區的中國和朝鮮沒有明顯的差距,故此銀貨欠缺向外輸出的誘因。但在導入灰吹法以後,石見銀山在內的日本銀產量大增,引致銀價開始下降。
 
銀貨價值下降使原本處於平衡的東亞貴金屬市場產生了波幅。中國雖然真的是地大物博,但銀產量一直不多;加之中國人口眾多,故此銀價長期高企。在日本銀價下降的同時,也就意味着日本的銀相比起在國內使用,在中國使用會更為「拽算」。這情況誘使日本對中國或是朝鮮地區輸出銀圖利。其實在16世紀,西班牙在秘魯波多西發現大型銀礦,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銀輸出國。這些白銀不少也經西班牙與葡萄牙等的商船流入中國。
封面耶穌會傳教士Luís Teixeira所繪制的地圖中,可看到用拉丁文書寫之「銀礦」(Argenti-fodinae)標在出雲(Hizumi)與石見(Hiwami)之間。
  
16世紀的日本可算是加入了這個潮流當中。其方式包括16世紀早期以倭寇的形式進行非法交易,以及自1604年後德川幕府所成立的朱印船貿易等等。(有趣的是,朱印船的目的地主要為澳門和呂宋等東南亞地區,但進口的主要商品卻為中國的生絲,所以日本與中國的銀—生絲貿易並非直接貿易,而是通過中介)。


17世紀日本的朱印船貿易路線圖。(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中國在明代開始大量輸入白銀,成為白銀大國。但在清代中晚期,不少中國白銀又用於購買鴉片和對歐洲列強的賠款中。可以想像的是,不少石見銀山所出產的銀,通過貿易結果流通到遙遠的他方,這也許是石見銀山作為世界文化遺址其中一個重要的意義。
【注一】灰吹法是一種精錬貴金屬的技術,在西方稱之為「cupellation」。大意是用高溫將銀礦石不斷精錬去除雜質。西方在遠至公元前3000年的青銅時代早期或以前已經出現此技術以提取銀。而中國則在明代著作如《天工開物》等發現類似手法。難以斷言西方與中國的技術是否必然有傳承關係。日本所用的灰吹法應該由中國或是朝鮮地區傳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