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3日 星期四

織田信長再生便能夠挽救江戶幕府財政?


日前在臉書某歷史群組看到有人轉載PTT一則帖子(https://disp.cc/b/163-9xeB),說信長再生便能夠不用鎖國,直接西化,最後可能連二戰都不用打了,還說江戶財政崩壞是源自過時的米本位制度。

當時我的回答是這樣的:

對信長有許多過於美好的想像。銀產這麼豐富,如果不鎖國,恐怕造成白銀大量外流,就算信長再生也阻止不了。

與其說米本位脫節,不如說石高制的缺點,米是一種繳稅和支薪的手段而已,在江戶時代以前本來就會換算成銅錢來進行交易,進入江戶時代則由藩札替代。但金銀貨幣成色多次變動,米則相對穩定,所以只要控制住米市場價格,對統治階層來說是有利的,若用金銀為支付手段,則鑄幣權在幕府手上,對一般大名來說風險更大。反過來說,換成以銀支薪,就能變富有了嗎?而且藩政府的銀錢從何而來?石高制固定了領主的收入,只要農民努力生產,提高剩餘農產品,加上其他經濟作物,就能慢慢累積財富。但江戶時代的貧窮,更大原因是農民階層供養這些(原則上)不能生產的武士階層,而藩主或其江戶代理在江戶交際應酬開支過大,加上不時的天下普請,造成本藩經濟壓力,結果只好向農民和武士開刀,加農民的稅,減武士的薪。

改善財政的方法除了開源節流,就是改鑄貨幣,透過調節金屬含量來增加供應。不過金銀礦也有耗竭的一天,而且金銀兌換比率本身也是個問題,到幕末時外國商人看到了漏洞,利用兩國兌換差來謀

這裡我想補充的是鎖國問題。

一般人認為鎖國政策令日本不能接觸西方事物,導致文化落後好幾百年,我認為這是錯誤的觀念。

首先,嚴格來說,日本並不是完全的鎖國,長崎出島,便是與荷蘭交易的地方,此外琉球與中國貿易,對馬與朝鮮交易,北海道與蝦夷共居,都是非完全鎖國的證據。所謂鎖國,只是限制外國人行動範圍,不使外國人踏足日本「內地」。在經濟層面上,則禁止「內地」日本人直接與外國人貿易。所有跟外國人的貿易,都限制在上述那幾個地方,並不是開放所有國民自由貿易,而是由某些特定商人負責,就像以前的廣州十三行一樣。

其次,透過與荷蘭和大陸人的交流,日本人還是能夠得知外國事情。德川幕府在十七世紀中期,便已下令荷蘭駐出島商館館長定期每年提供一份介紹外國情報的報告書,日本方稱為「和蘭陀風說書」(「和蘭陀」即Holland音譯),它就像我們現代的新聞雜誌,不過是一年一刊而已。透過風說書,幕府便可以掌握外國情報,所以黑船來航對幕府來說並不是那麼令人驚奇的大事,江戶人所以感到徬徨無措,是因為培里艦隊對幕府的強硬態度,以及被前所未聞的禮炮聲嚇倒而已。

除了外國情報,外國的學術書籍也透過貿易進入日本。日本人所謂的蘭學,便是指透過荷蘭傳入的西洋學術,包括醫學、天文學、地理學等等,是太平盛世養尊處優的士族所追求的知識。又例如,魏源編撰的《海國圖志》便是透過貿易進入日本,直接影響了一些憂國志士的思想。

所以說鎖國令文化落後其實是錯誤的,而且那是一種結果論。鎖國的正當與否,應該探討當時實行鎖國的必要性。

鎖國除了出於上述經濟原因外,多少還有宗教原因。鎖國前後爆發的島原之亂,背後原因正是天主教在九州發展過於龐大,教徒的精神力量是不能忽略的要素,他們既然可以為宗教殉死,對於世俗權力自然不會恐懼。所以幕府除了禁教,還得鎖國,不讓外國人(包括親善的荷蘭)進入日本「內地」傳教,並且利用佛教寺檀制度,維持社會秩序。

實行鎖國有它的社會背景,如果用培里艦隊的船堅炮利,來引證鎖國政策的錯誤,會不會是本末倒置了呢?且不說日本人多保守多封閉,十七世紀地球上的每一個人,有誰想到以後會出現工業革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