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9日 星期三

淺談日本戰國時代的始末年份


昨天跟朋友聊了幾句日本戰國時代的始末年份問題,有感而發。

中國歷史的斷代法,除去夏商周以及遠古的部份外,一向十分清晰,因為朝代的更迭等於政權的興替,易姓革命提供了一個明確的標準:在中華地區,從何時開始以皇帝之名號令天下,乃至何時被異姓政權取代,都有史可循。例如宋代始於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回頭受幼帝柴宗訓禪讓即皇帝位,是明顯的異姓政權交替;又如明朝亡於1644年祟禎自盡,清朝亦從此年開始(基於正統史觀,南明不算作明朝的延續,只是地方政權)。這是一般接受的斷代法,當中一些史觀的詮釋和定義,例如何謂朝代,何謂地方政權,涉及學術問題,我沒能力仔細說明,但大致上是這樣分明。

但日本的情況比較特殊,因為她是以天皇為頂端的國體,號稱萬世一系,不存在易姓革命,充其量只有政體不同以及實權誰屬的問題,所以很難用中國歷史的斷代法去套入日本模式,少數可以明確斷代的年份是王政復古(1867年),即德川慶喜辭官納地、朝廷架構重組的時候。

如果不能用朝代交替的概念去為日本歷史斷代,那麼可行的方法便是:(1)以都城的位置來區別;(2)以實際掌權的家族政權劃分;或者(3)以文化形態的演變來劃分。

以都城位置來區分的例子,便是將定都於平安京的天皇政權時代稱為平安時代。她始於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應該沒有異議。但它不能反映實權和虛位的現狀,在所謂平安時代後期,是平清盛的天下,源賴朝也興起於其後,所以平安時代的終結年份很模糊,一般而言有兩種說法,其一是源平合戰的結束(1185年),其二是源賴朝就任征夷大將軍(1192年),儘管天皇一直身在平安京。

從源賴朝就任征夷大將軍開始,日本歷史經歷了三個武家政權,大抵都有明確的區分,分別是鎌倉(源/藤原氏)、室町(足利氏)、江戶(德川氏),雖然可以說是以行政首府命名,但以天皇史觀來看,他們只是代天皇行政,不是王權而是霸權(關於這點,學術界似乎有所爭議,這裡不談),所以既可以說是用都城位置來區別,又可以說是以武家政權的興衰來劃分,其實沒有分別,但不論哪一種標準,都只是便宜措施,方便我們敘述而已。

文化形態演變的斷代法,有繩文、彌生時代,還有比較少人使用的飛鳥、白鳳、天平時代。飛鳥和白鳳是兩種文化,先後存在於飛鳥(現今奈良縣境內)這個昔日王都,用都城位置劃分的話,它統稱為飛鳥時代(592年—710年),若以文化形態劃分的話,則細分為飛鳥和白鳳。簡單點說,飛鳥是以唐風文化為代表,例如最古老木建築的法隆寺;白鳳則是以朝廷貴族為中心的日本風文化抬頭的時代,和歌正是在這個時候誕生。

其實我這篇想要探討的是戰國時代的起始年份問題,這是不論日本史學界或者我們這些業餘愛好者,都會熱烈談論的話題。

戰國時代這麼難區分的原因,在於以上三種斷代方法都不適用,換句話說,它是一個抽象概念。我們為何稱為戰國時代呢?「戰國」一詞的出處來自武田信玄在1547年制訂的分國法《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條:「天下戦国の上は、諸事をなげうち、武具の用意肝要たるべし」,證明當時的人們(或至少武田信玄一人)已有所謂「戰國」的意識。然而從來沒有人為戰國時代下定義,而且室町政權仍在,所以武田信玄所處身的日本是否能稱作戰國時代呢,只能開放給後世人自定義,每個人的標準都不同,莫衷一是。

既然戰國時代屬於抽象概念,那麼我們不必刻意取用1644年明亡清始那種一刀切的方式,硬生生將室町和戰國時代切割開來。戰國時代是一種混亂狀態的描述,所以大可以與都城位置或武家政權的概念重疊。可是戰國時代從何時開始呢,歷來有許多說法,不同說法正好代表著他們對於混亂狀態的定義。戰國時代的起始年份大致上有如下兩種說法:

應仁之亂(1467年):以將軍繼承人問題為契機幕府分作兩派,而某些大名內部也有繼承人問題而陷入分裂,各自擁護將軍候選人,以兵力換取幕府承認,雙方聚集京都火併,京都淪陷戰火長達十一年,大名相繼脫離戰線,回到自己的領地作戰,因此戰火蔓延到日本全國。

明應政變(1493年):管領細川政元發動政變,把將軍足利義材逐出京都,擁立足利義遐作為新將軍,從此細川政元掌握實權,足利將軍淪為傀儡。細川政元被暗殺後,細川(京兆)家亦分為三派,互相鬥爭,成為各大名爭權的棋子。

以上兩種說法都有一定的支持者,不管哪一個說法,都是著眼於中央政權的亂象,而未曾考慮地方上的情況。地方的混亂並不是同一時間發生,像關東的混亂(享德之亂)比京都更早,時間較長,規模也較大,影響也深遠,似乎可以視為戰國時代之始;甚至有學者主張更早發生的永享之亂陸奧、出羽兩國脫離鎌倉府管治(1438年)為界線。不過這些局部的混亂並沒有波及其他地方,有些地方相對來說比較平靜,因此很難說全日本已進入戰國時代。

至於戰國時代的終結年份也是眾說紛紜,主要有以下幾點:

織田信長上洛(1568年):織田信長擁護流浪將軍足利義昭,從美濃一路打入京都,恢復了將軍權威,從此展開織豐時代。但事實上全國性的割據混亂並未因此終結。

小田原征伐(1590年):繼承織田信長偉業、並登上關白寶座的豐臣秀吉,率領全國大名攻擊尚未臣服的小田原北條氏,從此天下歸於一統。

關原合戰(1600年):豐臣秀吉死後,由石田三成為首的反德川派(俗稱西軍)與以德川家康為首的親德川派(俗稱東軍)在美濃關原打了一場混戰,西軍潰敗,從此奠定德川天下。

德川家康就任征夷大將軍(1603年):開創江戶幕府之年。

大坂夏之陣(1615年):實際上已取得天下的德川家,徹底剷除舊主豐臣家及其遺臣的戰役。經此一役,反對勢力全數消滅,日本迎來太平盛世,史稱「元和偃武」。

也有人採用信長上洛說(1568年),並將此後直到江戶開府(1603年)期間的織豐盛世,合稱安土桃山時代。安土是織田信長在近江的居城,桃山則是豐臣秀吉在京都的隱居地伏見城的所在地。這除了是以政權地點命名之外,也是文化形態的劃分方法,由於強力大名進駐京都,混亂局勢有平復跡象,也帶給人們和平的希望,經濟和文化活動得到保護和獎勵,愈來愈蓬勃,茶湯文化和這時候傳入日本的南蠻文化,正是這時期的文化特徵。

順便討論一下室町幕府的滅亡年份。一般認為1573年足利義昭舉兵失敗被織田信長逐出京都為室町幕府滅亡之年,這樣說也無可挑剔,因為足利氏政權已經不在室町(京都)了,而且沒有另立新將軍,若果以政權地點來考量的話,的確可以宣布「室町」幕府滅亡,但廣義上的「幕府」是不是不再存在呢?

足利義昭被逐出京都後,輾轉流落到備後鞆之浦——足利尊氏的發祥地,受毛利輝元保護。在那裡足利義昭從毛利家手上得到了若干領地作為御料所,而且與他的家臣繼續履行職責,向大名發送御教書(將軍向大名發布命令的書信)和奉書(由幕臣撰寫,覆述將軍旨意的書信),直到1588年才正式辭去征夷大將軍,所以嚴格來說,幕府還沒有滅亡,只不過根據地從室町移到鞆之浦,所以也有學者稱之為鞆幕府。

以上只是個人淺見,並非專業分析,歡迎各位賜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