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2日 星期一

[新聞]應仁之亂550周年 東西兩軍首腦後人代表握手和談



每次看到這些歷史人物的後人現身和睦活動,都覺得相當嚮往,雖然明知道是製造話題的噱頭,但仍然被日本人認真態度所吸引。我們讀中國歷史,把歷史人物當成單獨個體,當成已過去的過去,他們的後人如何生活,基本上沒有人理會,但日本人仍孜孜不倦找出幾百年前名人的後代,舉辦隆重的紀念活動,儘管他們對本家的歷史不一定有深入的研究,但他們對血脈和傳承的重視,跨越幾個世紀,幾個世代,是我們自歎不如的。

這次應仁之亂兩軍首腦後人的會面,自然也是一種噱頭。我們知道山名宗全為首的西軍,和細川勝元為首的東軍,因為將軍的繼承問題而分成兩派,在京都大動干戈,戰亂持續了十年,山名和細川兩人還未看到戰亂結束就先後去世。但應仁之亂不是因他們兩家而起,而是集團與集團的利益角力,集團的每個成員都希望在衝突中尋求最大利益,所以整場戰爭並不是你死我活的殘殺,更多的是外交戰略,以利益拉攏對方的成員,因此即使山名宗全和細川勝元去世,也不代表戰爭完結,反而因為兩軍互相開支票利誘對方,把利益衝突擴大到地方上,才導致戰火蔓延到全國各地,打開戰國序幕。

而應仁之亂期間的文明六年(1474年),山名政豐(宗全之子)與細川政元(勝元之子)和睦,已是一個好例子,證明兩家不是那麼不共戴天。本來,細川勝元就是山名宗全的女婿。

不過山名和細川兩家往後的歷史走向就布如天壤了。山名家只剩但馬、因幡、備後等中國幾國,後來被尼子、織田吞併,戰國末期山名豐國先後從屬於毛利輝元和德川家康,其後人成為德川幕府的表高家(沒有役職的旗本);而細川政元在應仁之戰後掌握幕府實權,人稱「半將軍」,雖然他死後三個養子互相鬥爭導致家業沒落,但到了戰國末期其庶家出了一個名人叫做細川藤孝,是當時第一流的文化人,他的兒子細川忠興,從屬德川家成為豐前中津藩祖(後來轉封豐前小倉),他的後繼者細川忠利獲封肥後熊本,這一脈相當有名,因為近代日本第一位非自民黨首相細川護熙,便是細川忠利的後人。

不過這次和談會的代表似乎並不是兩家現任家督,細川家的代表吉丸良治,以及山名家的代表山名靖英,網上資料並沒有顯示他們與細川和山名兩家有何關係,不過能肩負傳承歷史的使命,總是歷史迷的福氣。

多年前有武田、上杉兩家後人的和睦會,早些時候又有織田、明智兩家的和睦會。作為戰國迷,你們最想看哪兩家後人的和睦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