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

關原合戰前毛利輝元和吉川廣家動向

這兩三年私務繁重,不得不把網誌放在一旁。事隔多年,重臨故地,發覺這裡人煙依舊(稀少)。

《安藝毛利史》的撰寫已接近尾聲,目前正在研讀關於關原合戰的書籍。話說近年這話題的書籍,最出色的莫過於光成準治的《関ケ原前夜 西軍大名たちの戦い》和白峰旬的《新「関ケ原合戦」論》,前者從大量文書入手,分析毛利、宇喜多、上杉和島津家的動向,後者提出許多新觀點,其中他提出直江狀內容並無對家康不敬,更不是家康發動上杉征討的真正原因,這一點我覺得挺新鮮的。這兩本書提出了許多破除定論的新觀點,值得一讀再讀。



毛利家在關原戰前的動向,光成準治已用了三章的篇幅(佔全書的一半)分析過了,筆者仍然覺得有點不足,有些依舊是想得理所當然。在這裡想分享一下我的觀點,礙於史料有限,我的想法必定有所不足,但我相信可以循這些線索繼續發掘。

一、毛利輝元是否對安國寺惠瓊參與叛變毫不知情?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眾所周知,德川家康征伐上杉,是以豐臣家之名向全國大名動員,毛利家也不例外,輝元指定由吉川廣家擔任主將,安國寺惠瓊擔任副將,這時候的廣家在出雲的月山富田城,但他不願與惠瓊為伍,所以不欲出兵,而惠瓊則以東福寺住持的身份長期駐在京都,與石田三成等人過從甚密。七月十二日,惠瓊到佐和山城與石田三成和大鉤吉繼議事,惠瓊即席向三成、吉繼宣稱輝元會擔任反德川家的大將,當晚就派人到廣島促請輝元上洛。

這裡有兩個疑點,第一,六月二十八日,輝元從大坂回到廣島已有多天,接到惠瓊的來信,要求提供右筆(替主君撰寫書信的家臣)和輝元專用的判紙,輝元答允。這代表什麼呢?等於輝元授權惠瓊用自己的名義向家臣下命令。自從石田三成因去年七將襲擊事件而隱居佐和山後,輝元曾表示愧疚,此後常常透過惠瓊與三成聯絡,他不可能不察覺惠瓊和三成的立場;而且,吉川廣家才是參加征討上杉的大將,為什麼不把右筆和判紙交給廣家而是交給惠瓊?這很難不令人聯想到輝元是在回廣島前就已知道三成的陰謀,而放心讓惠瓊代理。

第二,七月十二日,輝元仍在廣島,惠瓊派遣兩名家臣到廣島催促輝元出兵,名義上仍是為豐臣家而戰(征伐上杉)。兩名家臣在十四日抵達廣島,輝元在第二日(十五日)便帶兵出發。《義演准后日記》七月十八日條記述輝元大軍在十七日進入大坂城,人數共六萬之多,或許日記所載有點誇大,就減去三分一好了,仍然是相當龐大的軍隊,固然不可能在十四日接見惠瓊使者後馬上調集然後在第二天出發,想必是在十四日前已經準備好,就像是等待惠瓊的通知而已,是不是輝元早已得悉三成舉兵之事?不要忘記,輝元所帶的六萬人,原本不是為了前往征伐上杉的,真正隨隊征伐上杉的是吉川廣家和安國寺惠瓊,輝元的六萬人大軍是為了留守大坂城保護豐臣秀賴,德川大軍已在征途上,近畿空虛,毛利大軍可以說是為所欲為了。輝元行軍之快極不尋常。

二、吉川廣家是否內通德川家?
一般認為吉川廣家反對毛利參與叛變,在廣家自筆覺書亦有提到,一切都是惠瓊自作主張,與輝元無關,但是這份覺書是戰後所寫的,有點事後論和取悅德川家之嫌。重點是另一封文書,是廣家在七月十三日從惠瓊口中得悉陰謀後,馬上寫信通報德川家臣榊原康政,信中澄清輝元對此事毫不知情(當時輝元還在廣島);不過光成準治指出,這封書信只收錄在吉川家文書裡,卻不見載於德川方史料,懷疑是廣家沒有把信寄出,或是戰後偽造以求清白,我認為是正確的。問題在於這種解釋仍未勾勒出廣家當時的立場。

又,一般認為九月十五日關原合戰的時候,吉川廣家在南宮山腳,阻止毛利秀元下山加入戰團,是因為早與德川內通,不參與戰事,我認為這是事後論。事實是,廣家在得知叛變陰謀後,不但沒有即時通報德川家,甚至還參與了伏見城〈守將是德川家臣鳥居元忠)和安濃津城(城主是親德川的富田信高)等等幾場攻城大戰,如果作為大將的廣家立場是反三成、反惠瓊的話,又為何去攻德川家的城池?我認為,廣家在當時抱持觀望態度,先攻德川可能並非他所願,關原戰敗後親德川卻是不知恥的行為,但他仍保留那封寫給榊原康政的通報信,加上南宮山腳阻擋秀元之事,不但對西軍見死不救,也有內通德川之嫌,留人口實,兩邊不討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