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移居安藝〕
當毛利一族在越後國佐橋莊發展的同時,毛利經光派遣了家臣到安藝國吉田莊進行管理;而跟長崎家攀上了緣的毛利時親,在不久之後被任命前往京都出任「六波羅探題」〈註1〉評定眾,並得到河內國加賀田鄉二百貫的領地,加上安藝國吉田莊一千貫領地的安堵,以及繼承自父親的越後國佐橋莊南條的二千貫,所領共有三千二百貫。其後,時親一直在京都擔任評定眾,直至北條高時執政時期,幕府政績愈益敗壞,時親心灰意冷,辭去六波羅評定眾一職,隱居於河內國加賀田鄉。這段期間,與吉田莊的領主京都祗園社的領家花山院達成「下地中分」的協議〈註2),將吉田莊分成兩半,南半的豐島、竹原兩鄉歸領家方〈花山院〉,北半的吉田、麻原兩鄉則屬地頭方〈毛利〉。
元德二年〈1330年〉,毛利時親把艱苦經營了六十年的領地分給子孫們。早在元亨三年〈1323年〉前往吉田莊經營的嫡孫毛利親衡〈1306-1375〉,得到吉田莊吉田、麻原兩鄉的地頭職,另加越後國佐橋莊南條七百餘貫的領地;而南條餘下的約一千三百貫領地則分配予庶出的子孫。時親的長子貞親,則繼承河內國加賀田鄉二百貫的領地。
然而,隨著幕府的敗壞,毛利家的家業也走向下坡。元弘三年〈1333年〉五月,新田義貞率軍攻下鎌倉,北條高時於東勝寺自刃,鎌倉幕府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