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2日 星期三

[新聞]前田家當主參拜 八丈島上的宇喜多秀家鎮魂祭



宇喜多秀家既是豐臣秀吉的養子,前田利家的女婿,榮任豐臣五大老之一,集榮譽和寵愛於一身。不過一場關原之戰,被對手德川家康流放了太平洋上的八丈島,終生不得回歸本土。

八丈島孤懸海上,離本土有二百七十公里遠,往來極度不便,可以想像宇喜多秀家的悲嘆。處分定下之後,秀家更與妻子豪姬離異,帶著一族子弟前往八丈島。不過前田利仍念舊情,不時遣送物資接濟島上的宇喜多家族。

2017年11月21日 星期二

幕末史





書名:幕末史
作者:半藤一利 (翻譯:黃琳雅)
出版社:遠足文化

華文日本歷史書,幕末維新的比重絕不遜色於戰國史,不過大多數都是翻譯作品,出自華人之手的,最熱門可說是黃元淵的《近代日本的崛起》,不過那一本是通史性質,沒有深層次的歷史論述。

2017年11月18日 星期六

豐臣政權何以短命?



最近日本和台灣上映「關原之戰」電影,引起戰國同好熱烈討論。大部份人對於勝利者德川家康的印象,都是亂臣賊子,篡奪了豐家天下;對於石田三成,則比較兩極,一則認為他是忠臣,二則認為他人品不佳,導致豐家子弟兵都投靠德川家康了。

至於為甚麼豐臣政權這麼短命,以致讓德川家康有機可乘呢?當然豐臣秀賴年紀太輕、德川家康實力最強是主要原因,但我們可以探討一下深層次的因素。

2017年11月11日 星期六

防長大內史(第二章:鎌倉時代)



  從史料判斷,大內弘盛活躍的時期,正是源平交替之際,即十二世紀末葉。平清盛因在保元、平治之亂中助後白河天皇消滅政敵而得到後白河信賴,從此平步青雲,累官至太政大臣,名符其實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朝廷中擴張勢力,不僅在朝廷中安插自己的親族,佔據重要職位,還積極與貴族結姻親,甚至將女兒嫁給高倉天皇(後白河第七皇子)為皇后,成為天皇的外戚。平清盛權勢之盛,從《平氏物語》的名句「非平氏之人非人也」、「凡是想活在世上的人,都不能違背入道公(平清盛)的意旨」可以看出來。

  其時後白河已然遜位並出家為僧(天皇出家為僧者曰法皇),但身在廟堂之外,仍然大權在握。雖然高倉天皇沒有實權,但後白河法皇對於平氏一族可是相當忌憚。以後白河法皇為首的院政集團之中,不滿平氏專橫者亦大有人在,於是便有鹿谷陰謀的發生。鹿谷事件之後不久,平清盛剷除了部份院臣,削弱了後白河的影響力,更在治承三年(1179年)將後白河幽禁於鳥羽殿,中止了院政。平清盛的勢力因此達到最高峰。

2017年11月7日 星期二

[轉貼]度量衡單位「石」的讀音

以下轉貼自友站站長胡煒權的小文,簡述「石」字的來由和發音。原來一個漢字的學問也不簡單。

(原文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sengokujapan/posts/1580407515315660?notif_id=1510027497643137&notif_t=feedback_reaction_generic
======================================

最近,有朋友在本專頁的上載影片中(編按: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j0D1Jmr0ms),問到為什麼我一直都把單位「石」讀成"SHI",而不是"DAN",更有朋友在影片下方留言糾正,提醒我日文中的「石」也不是"ISHI",是"KOKU",勸我要避免犯下低級錯誤。

2017年11月6日 星期一

山中鹿之介與三日月之誓



藤井竹外——山中鹿介拝月圖
百敗何曾偃義旗
馬頭望拝月如眉
天荒地老無窮恨
獨有清光似舊時

賴山陽——山中幸盛
存孤杵臼何忘趙
乞救包胥暫託秦
嶽嶽驍名誰喚鹿
虎狼世界見麒麟

大町桂月——山中公
忠膽義肝元絕倫
七難八苦練天真
英魂髣髴初三月
一道光芒凜射人

2017年11月1日 星期三

撰錢令



日本使用錢幣的歷史,可追溯至彌生時代(約我國春秋戰國至西漢時期)。考古學家在下關武久市的彌生時代遺跡,挖掘出屬於秦漢時期的半兩錢和五銖錢,證明當時已有中國錢貨流入日本,不過那時候的中國錢幣,主要是用作祭祀用的。而且當時缺乏地域交流,中國錢幣要流通日本全境可說是不可能。

2017年10月16日 星期一

[轉貼]別冤枉真田昌幸!真解「表裏比興」

轉貼一下友人胡煒權的文章。原文網址:http://sengokujapan.blogspot.hk/2017/10/blog-post_61.html?spref=fb
*******************************************************************************************************

有看過去年的大河劇《真田丸》的朋友,又或者對真田家有興趣的朋友,除了真田信繁外,他老爸真田昌幸算是第二個真田家的有名人。

多得著名實力派男演員草刈正雄演活了「真田昌幸」一角,使昌幸在去年的大河劇中人氣甚至比主角真田信繁(堺雅人飾)更具人氣。當然,真田昌幸在很多網路上的武田家粉絲中一直都有十分大的名氣,草刈先生的演出可說是錦上添花而已。

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

西鄉隆盛當真人品高尚?讀武田鏡村《薩長史觀的正體》有感



明年是明治維新150周年,NHK大河劇也搬出重量級人馬西鄉隆盛做主角。這次就講西鄉隆盛。

幕末歷史人物裡,人氣最高的恐怕不是坂本龍馬就是西鄉隆盛了。他們都是建功立業卻遭遇橫禍的人,很符合日本人喜愛悲劇英雄的口味。你看大久保利通或者岩倉具視這些策謀家會得人喜歡嗎?悲劇英雄從來都能引發無窮想像,被後世添上完美的人格,仿佛這樣就能夠增添美感,賺人熱淚。更何況,明治維新就是由薩長主導的,他們更能控制描述歷史的筆觸。所以俗語說成王敗寇,歷史就是勝利者書寫的。英雄人格往往是事後塑造出來的,但是也最容易被人們倒果為因,以為具備這種人格才能成功。我們現在的教育多少也有這方面的因子:介紹歷史故事或歷史人物時,很容易歸因於某人的道德品格,而不是他做事的手段,甚至忽視背後的大環境。

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防長大內史(第一章:大內氏源流考)



  現今普遍認為大內家是朝鮮半島百濟國琳聖太子的後裔。一般說法,指琳聖太子是百濟國聖明王的第三子,在推古天皇十九年(611年)渡海前往日本,並在周防國佐波郡多多良濱(現今山口縣防府市)登陸。傳說琳聖太子渡日前三年,周防都濃郡鷲頭莊青柳浦一棵松樹上空,有大星七日七夜閃爍不息,預示將有百濟國王子來訪,果然三年後便有琳聖太子到訪當地,於是居民建立神社祭祀這顆大星,並將當地改稱為「降松」,即大星降臨之意。「降松」即現今山口縣下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