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4日 星期五

《戰國大名經濟學》


曾經接觸過日本經濟史中世和近世的部份,但當時讀的是日文版書籍,而且專家教授們寫的一片正經艱澀,如不是轉攻此道的讀者,實在很難融會貫通。


最近推出中文版的一本著作《戰國大名經濟學》倒是適合大眾讀者口味,用字通俗易懂,沒有那種令人卻步的學究風格。


該書全面涵蓋戰國社會的經濟活動,並嘗試解釋我們耳熟能詳的概念,包括貫高石高制、貨幣政策、樂市樂座、海外貿易等等,用數據呈現戰國時代的社會實況。常聽到有人調侃說戰國時代的戰爭就像村民械鬥一樣,其實養一隊軍隊——修築城砦、維護武具等等,且撤除農民自備武具的部份——花費是十分巨大,打一場仗像在燒錢一樣,更遑論還要追求比其他大名領先的科技力量(鐵砲、火藥、大筒),或用於外交酬答,更需要強大的財力支持,很難想像一個普通規模的大名可以一年間進行多場戰爭,或發動一場曠日持久的遠征。


織田信長也跟其他大名一樣,某程度上甚至面對比前輩大名更嚴峻的經濟環境––在信長的年代,作為通貨的錢幣數量愈來愈少,支付的手段,已逐漸從錢幣過渡到金、銀、米。錢幣短缺的理由,主要是因為明朝實施海禁而令錢幣輸入減少,而民眾傾向把優質的錢幣收藏起來而用粗劣的錢幣作為日常支付的手段,久而久之在市場上流通的錢幣愈來愈少。


從前實行貫高制的年代,農民繳交年貢,必須先把農穫賣掉換成貨幣,若歉收或豐收甚至貨幣流通狀況導致米價波動,農民必然是首當其衝遭受損失,用現今的話來說就是匯損,因為農民必須及早把農穫換成錢,沒有待價而沽的能耐,只能受制於市場,而被迫舉債,若遇上連年歉收,無法償還債務,往往走上絕路,鋌而走險組成一揆動亂。但是進入石高制年代,特別是實行檢地並固定稅額後,農民以實物繳交年貢,不用再受物價波動之累,愈勤奮耕種,收穫愈豐,在戰國晚期社會漸趨穩定之下,掀起一波所謂「勤勉革命」。多勞多得,生產力大增,農民層逐漸富裕起來,而在江戶時代棄農為商者不在少數。


每個政策的推行,都是因時因地制宜,有其獨特的背景,與其說他們創出劃時代政策,倒不如說是順勢而行。


若循著這本書宏觀地看當時的戰國經濟,便不難認識到織豐時代是處於由亂到治、由治及興的狀態,造就後來江戶二百多年的太平盛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