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

西鄉隆盛當真人品高尚?讀武田鏡村《薩長史觀的正體》有感



明年是明治維新150周年,NHK大河劇也搬出重量級人馬西鄉隆盛做主角。這次就講西鄉隆盛。

幕末歷史人物裡,人氣最高的恐怕不是坂本龍馬就是西鄉隆盛了。他們都是建功立業卻遭遇橫禍的人,很符合日本人喜愛悲劇英雄的口味。你看大久保利通或者岩倉具視這些策謀家會得人喜歡嗎?悲劇英雄從來都能引發無窮想像,被後世添上完美的人格,仿佛這樣就能夠增添美感,賺人熱淚。更何況,明治維新就是由薩長主導的,他們更能控制描述歷史的筆觸。所以俗語說成王敗寇,歷史就是勝利者書寫的。英雄人格往往是事後塑造出來的,但是也最容易被人們倒果為因,以為具備這種人格才能成功。我們現在的教育多少也有這方面的因子:介紹歷史故事或歷史人物時,很容易歸因於某人的道德品格,而不是他做事的手段,甚至忽視背後的大環境。

我認為讀歷史的人應該去除這些無謂的遐想,實是求是了解當時社會的狀況、了解動亂的本質。

在我看來,當時日本面對外憂內患,人們努力思索解決之道,因而生出千方百樣的思想,尊皇,佐幕,攘夷,開國,加上幕府與藩鎮各懷鬼胎,為了自藩的存立,為了個人的出世,於是縱橫捭闔,各戴一尊,藩與藩的交流,人與人的碰撞,也是史無前例的頻繁。這是我喜愛幕末歷史的原因之一。當然挺身而出,立志救國的人也是有的,但是,難道只有尊攘派才有救國的資格嗎?井伊直弼答應開港的時候,就是把國事拋諸腦後了?

因為最終的勝利者是薩長,所以他們過往的敵對者就要蒙受污名了。因此我們有一種刻板印象,就是幕府和佐幕派都是不識時務的頑固保守派,阻礙著日本邁向近代化。但沒有薩長的倒幕,由幕府或朝廷理事的話,日本真的會像清朝一樣被英法列強瓜分嗎?誰曉得呢?

幕末在本質上就是爭奪話語權的時代。

最近看了一本日本新出的書,由日本歷史宗教研究所所長武田鏡村寫的《薩長史觀的正體》,內裡列舉了四十個事例,介紹主流觀點,並逐一論破。

其中一章講西鄉隆盛與月照的故事。眾所周知,西鄉和月照私交甚篤,在薩摩藩主島津齊彬去世後,西鄉原本打算殉死,卻被月照勸阻。安政大獄發生時,兩人逃離京都回到西鄉的故鄉薩摩,但薩摩不欲收留月照,叫西鄉把月照送到鄰國日向。在書中作者描述二人坐船離開薩摩,西鄉趁月照到船頭小便時突然從後抱著他一起跳入海中,月照淹死了,而西鄉卻「大難不死」。簡單的說就是西鄉出賣了朋友。

類似這樣「抹黑」西鄉的字句貫穿著整本書,可說是全書的中心思想(笑)。不過在月照這一段故事中,他並沒有提出史料證明這個說法,僅僅是說從「維新後聽西鄉述懷的人口中」,實在是沒有說服力可言。整本書也沒有參考書目,只是偶爾提及一些文書或史料的名字,我們不知道他那些驚爆內容是從何而來的,說不定只是出於作者個人主觀印象(作者是新潟縣出身,越後的藩在幕末時都是傾向反新政府軍的,也許與作者觀念的形成有很大影響)。作為歷史書這是完全不合格的,難聽一點說,是譁眾取寵。讀者對它的內容不宜盡信,但可以有所保留,甚至批判他的批判。筆者在這裡介紹這本書,是因為他提供讀者一個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幕末的歷史,反思一下維新人物是否都如歷史書上所說的那麼開明和正義,即使理念崇高是否就代表手段必然正確?

曾幾何時我也很崇拜西鄉隆盛,也不曾懷疑過他的人格;當看到上野公園那尊銅像,不由得肅然起敬,因為我的知識來源,就是被刻意編輯過的主流歷史書。但看了這本書,就有不一樣的想法。再想一想,西南戰爭時,他的弟弟西鄉從道和他的表弟大山巖,都站在政府那邊,沒有跟薩摩人一起鬧事,戰後還擔任政府要職,大西鄉的兒子菊次郎後來還擔任台灣宜蘭廳長呢。當然,要是因為大西鄉成為「叛軍」就抹殺他的人格,也是很不合格的做法。萬事都要講證據,不臆測,不妄斷。

反薩長史觀目前尚是非主流史觀,證明明治政府的宣傳手法和影響力是多麼成功。現在很多人不求甚解,寧願相信主流觀點,有心追求真相的人,也不容易找到史料(左翼史家井上清的《日本近代史》也是一本好書,但在日本本土好像不甚入流)。要顛覆主流史觀實在困難,若不是二戰戰敗,恐怕還沒有那麼多學者敢對帝國時代的歷史作出批判。反正活在虛構的理想世界中倒是容易得多。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