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0日 星期日

防長大內史(第三章:南北朝動亂與同族之爭)



  大內重弘卒於元應二年(1320年),繼任者為嫡子弘幸。如第二節所述,元寇侵日後有戰功者得不到賞賜,對幕府心生不滿,動亂時有發生,加上幕府執權者失政失德,家臣爭權,以致民心散亂,使幕府管治進入衰退期。

  且將時間往前回溯。鎌倉幕府自初代將軍源賴朝之後,政治實權便掌握在外戚北條家手中,北條家以執權身份世世代代把持著幕政,幕府將軍反成傀儡。承久之亂(承久三年,1221年)後,朝廷衰敗,幕府得勢,竟能參與皇位繼承問題的議決。

  寬元四年(1246年)後嵯峨天皇讓位給年僅四歲的太子後深草天皇,繼續參與朝政;長大後的後深草因患病在正元元年末(1260年)被迫讓位給胞弟龜山天皇。此後,後嵯峨上皇無視後深草,示意立龜山的皇子世仁親王為太子,但是皇位繼承還在未有定案之前,後嵯峨卻駕崩了,他生前留下讓幕府決定皇位繼承者的指示,但幕府不敢擅自決定,詢問太后後決定由龜山襲位天皇。文永十一年(1274年)龜山傳位於皇太子,是為後宇多天皇,後深草得悉後憤而出家,朝臣西園寺實兼成功游說幕府支持後深草,積極推動後宇多天皇讓位給後深草的太子(伏見天皇),後深草自己當起上皇,實行院政。當時是幕府執權北條時宗執政時期,相當於蒙古來襲期間。自此以後,皇裔分成兩脈,由後深草一脈(稱「持明院派」)與龜山一脈(稱「大覺寺統」)交替繼任天皇,是為南北朝的肇端。

  兩統交替實行約半個世紀,到了大覺寺統的後醍醐天皇時期。其時幕府雖然政治敗壞,但是與朝廷持明院統關係深厚,他們計劃讓先帝後二條天皇(大覺寺統,後醍醐之兄)的太子邦良親王接任天皇,邦良親王病死後,幕府又密謀迫使後醍醐讓位給持明院統的量仁親王,種種陰謀詭計令後醍醐極度不安。後醍醐有心終結兩統交替的惡習,讓自己的子孫世代為皇,於是興起倒幕的念頭,他先後委任他的皇子護良親王和宗良親王到比叡山任職住持,統合僧兵作為倒幕的生力軍,但是在準備起兵之前被朝臣察覺,密告幕府,幕府於是大興問罪之師,後醍醐抱著三神器(註1)匆忙離開京都,到南面的笠置山據城死守,但寡不敵眾,後醍醐被幕軍擒獲。幕府按承久之亂先例,將後醍醐發配到隱岐島,另一方面擁戴量仁親王登基,是為光嚴天皇。時為元弘元年(1331年),是次兵革被稱為「元弘之亂」。

  幕府的行為激起公憤,有志之士紛紛起兵勤王,而後醍醐天皇在第二年(元弘二年,北朝正慶元年,1332年)在名和一族的協助下逃出隱岐島,並正式高舉旗幟,號召天下討幕。另一方面,幕府派遣足利尊氏前往鎮壓勤王軍,足利尊氏卻背叛幕府,攻擊京都六波羅;在東國舉兵的新田義貞,則攻下了鎌倉,幕府終告滅亡。

  元弘三年(北朝正慶二年,1333年),長門探題北條時直率領防長豪族東上攻擊官軍,大內弘幸亦在陣中。探題軍在伊予星之岡一役遭到陣中的長門豪族厚東氏背叛,結果敗退長門,其後雖然聯合九州探題的軍勢,卻仍不敵官軍夾攻,逃往海上,鎌倉幕府最後一支力量被殲滅。

  回歸京都的後醍醐天皇急不及待實行他的「建武新政」,希望重振皇權,制度方面廢除了幕府、攝關組織,撤去光嚴天皇的年號(正慶),結束兩統交替,規定由自己的子孫繼承天皇之位,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各樣新政策。在諸種廢立當中,後醍醐獨保留了地頭、守護制度,摒除了幕府和光嚴所任命的人事,賞賜討幕有功的臣下為地方守護。大內弘幸因為六波羅探題的身份,又曾參與北條時直攻擊伊予,因此被後醍醐新政所捨棄,周防守護一職(註2)由庶族長輩鷲頭長弘(大內重弘之弟,即大內弘幸叔父)擔任。鷲頭長弘既任守護,也成為大內一族的惣領(一族之長),他有意削弱同族的勢力,讓自家獨大,其時大內家氏寺冰上山興隆寺被疑似鷲頭家代官縱火焚燬,但礙於鷲頭家背後的靠山,大內弘幸敢怒不敢言,只得吩咐興隆寺僧徒重建寺院(《興隆寺文書》)。

  因為後醍醐急欲獨攬大權,對人事作出激烈的變動,自然損害了一些人的利益,故此新政不得人心可想而知。足利尊氏趁著奉命鎮壓北條遺臣的機會,揭起叛旗,打敗了奉命追討的新田義貞,卻敗於楠木正成和北畠顯家等官軍,逃命到九州。

  足利尊氏善於籠絡人心,很快就集結兵力反撲京都,於兵庫合戰中擊敗新田義貞和楠木正成,成功返回京都,並迫使後醍醐交出三神器,讓光明天皇(光嚴之弟)登上帝位;後醍醐帶著三神器再度逃出京都,將朝廷遷移到奈良吉野,因在京都南方,故稱「南朝」,與之相對,呼光明天皇朝廷為「北朝」。翌年(南朝延元三年/北朝曆應元年,1338年),北朝授予足利尊氏征夷大將軍之職,史學界一般視此為室町幕府正式成立之年;再翌年(南朝延元四年/北朝曆應二年,1339年),後醍醐在失意之中駕崩。

  其後因為足利幕府內部鬥爭加劇,使足利直冬(尊氏庶子)出奔九州,集結地方勢力對抗父親尊氏;此外,後醍醐第十一子滿良(常陸)親王流落到西國,是為南朝在西國的延伸。雙方因有共同的敵人(足利尊氏)而關係密切。以石見、安藝為界,南朝、足利直冬與北朝軍勢周旋角力,而位處前線的大內弘幸、弘世父子看準機會,於南朝正平六年(北朝觀應二年,1351年)正式擁護常陸親王,並就任南朝的周防守護,脫離了鷲頭長弘的控制。

  同年鷲頭長弘病逝,由他的兒子弘直繼任守護職,大內弘幸父子乘機討伐鷲頭家,不在話下。翌年(南朝正平七年,北朝觀應三年,1352年)大內弘幸去世,由大內弘世繼承家業。大內弘世當時才二十八歲,是個不世出的俊傑,後世多所讚頌,近世史學家御薗生翁甫在其著作中不吝譽辭,稱他「天資英邁」、「壯歲氣銳」、「極富權略」、「新進有為」(《大內氏史研究》)。事實上,大內家在室町、戰國二百年維持鼎盛實力,正是弘世打下的基礎,可謂中興之主。

  鷲頭長弘一死,大內弘幸父子馬上攻打鷲頭家位於周防東部的根據地都濃郡鷲頭莊。雙方各有援助,鷲頭家一方有內藤藤時在末武築城,擋住大內家東進之路,大內弘世則把庶家陶弘政調配到都濃郡若山富田,牽制同郡的鷲頭家。經過白坂山、高鹿垣、新屋河內等地的戰鬥,大內弘世逐漸取得優勢,終於在正平九年(北朝文和三年,1354年)迫使鷲頭家降服。鷲頭家降服在當時具有重大意義,首先大內弘世重奪大內家惣領地位,其次掃除了周防國內的北朝軍勢,為南朝在強敵環伺的狀況下爭取立足之地。

  統一周防之後,大內弘世將兵鋒轉向鄰國長門,在正平十三年(北朝延文三年,1358年)一月攻下長門守護厚東義武的根據地霜降山城(現今山口縣宇部市),厚東義武敗走豐前門司,投靠北朝的九州探題一色範氏麾下。同年大內弘世就任南朝的長門守護。周防、長門兩國作為大內家根基之地,便是從此開始。

  另一方面,在足利直冬和懷良親王的領導下,在九州構築了南朝最大版圖。北朝九州探題一色範氏父子節節敗退,加上大內弘世奪得防、長兩國,隔絕了北朝對一色範氏的援助。一色範氏曾借兵給厚東義武回去長門東山再起,但效果有限。當時京都便有傳言說南朝軍勢會大舉東上,足利幕府為了挽救九州劣勢,先後委派細川繁氏和斯波氏經擔任九州探題,但是斯波氏經在豐後長者原合戰大敗於南朝軍隊,逃到周防。這時候足利幕府竟想到勸誘大內弘世歸順北朝,於是透過管領細川賴之去接觸大內弘世,而弘世竟然一口答應了。

  在南朝得勢的環境下,大內弘世居然選擇改投北朝,確實匪夷所思。在大內家的角度,不論對南朝或者北朝都沒有必須效忠任何一方的道德責任,故此學者普遍視之投機行為,因為大內家跟隨南朝撲滅九州探題,並沒有利潤可圖,但是利用防、長兩國的兵力去協助北朝反擊的話,大內家將可乘機進軍九州,擴大領土。尤其北九州的博多港,是海外貿易的基地,兵家必爭之所,從日後的歷史看,大內家歷代可是大費周章,為求保住這個貿易基地,所以即使大內弘世覬覦此地,亦不難想像。

  大內弘世在正平十七年(北朝貞治元年,1362年)投靠北朝之後,原北朝長門守護厚東義武旋即歸順南朝。大內弘世隨即出兵九州豐前與南朝軍作戰,但南朝軍在九州有雄厚實力,大內弘世敗於南朝軍,受困於香春岳城,無奈與南朝軍談和才能返回周防。

  正平二十一年(北朝貞治五年,1366年)大內弘世上洛拜見二代將軍足利義詮,並將所帶鉅額錢貨和珍貴舶來品物分贈將軍近臣以及演藝各界名人,其慷慨豪邁氣派贏得幕府上下一片讚頌,使他聲望高漲(《太平記》),所以即使大內弘世在前線作戰不利,在金錢攻勢下,威名不減反增,猶勝從前。同年,大內弘世與石見國人益田氏合作,將南朝勢力逐出石見,獲幕府授予石見守護職。

  且說厚東義武逃到九州後,曾有一段時間接受南朝援助返回長門,其最後的史料記錄出現在正平二十三年(北朝貞治七年,1368年),他向厚狹正法寺寄進了一口銅鐘,以及向棚井八幡宮寄進土地,此後便沒有厚東家的記錄,因此估計厚東家最早在這個時間被大內弘世徹底消滅,換句話說,大內弘世最早在這一年正式轄有周防、長門兩國。


  註(1):三神器為八咫鏡、八尺瓊勾玉和草雉劍。天皇持有三神器,即視為正統的證明。

  註(2):鎌倉幕府設置長門探題,即兼任長門、周防兩國守護職。北條時直敗亡後,探題一職不復存在,兩國守護職分立。後醍醐天皇執政時,周防守護為鷲頭長弘,長門守護則為該國豪族厚東武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