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0日 星期一

戰國時代的方言和溝通問題



最近在YOUTUBE看了「方言彼女」系列,了解日本各地方言有何異同,順便看看各地美女(非重點),讓我想到一些有關語言的問題。

一個統一國家必定有一種或多於一種官方語言,並且由統一政府制訂語言標準,務求所有國民都使用同一套標準語言,減少溝通障礙,我們學某一種外國語言,也必然是學它的標準官方語言,就像我們學英文是學Received Pronunciation,西方人學中文是學普通話一樣,日本的標準語言就是東京腔,即是我們外國人學習和考試的那一套。但標準語言以外,各地還保存了只有該地域人民使用的語言,即是所謂方言,方言除了是地緣文化的一種特徵,也是人們區分族群的一種標誌。

今天的日本方言區分可以很微小,博多和北九州相距不遠,而方言也有微殊,更不用說鹿兒島和北海道腔南轅北轍了。下面是日本某節目介紹津輕腔的影片,影片中受訪的津輕百姓講的腔調,在外人聽來都像是火星文,十分爆笑。


再來看一段影片。同是青森縣的津輕和南部地區使用兩種方言,而彼此不懂,除了地理原因外(影片中提到奧羽山脈將青森縣割開成津輕和南部兩個地區),還要追溯到戰國時代,大浦為信(津輕為信)背叛南部家自立門戶,所以兩地人民不相往來,無法聽懂對方的語言。這正是政治影響語言的其中一個例子。



在今日,日本新政府即將迎接150周年,標準語言在統一政府的控制下發展得相當成熟,而各地方言亦得以世代相傳。但是以前呢?

京都和江戶都是政治和經濟中心,自然地各地方的高層人士、知識分子都會學習京都和江戶的語言,甚至詡為時尚,但戰國時代沒有統一的政權,各地域的交流很頻繁,假設他們當時使用的腔調與今天的腔調大致相同,他們之間又是如何溝通呢?想像一下前田利家的女兒嫁給宇喜多秀家,會不會雞同鴨講?佐佐成政被改易到熊本,隨即引發一揆動亂,是不是因為他與基層官僚溝通不清呢?真田幸村在大坂之陣,會不會跟其他戰友無法溝通呢?

雖然按理說都會講「官話」,或者帶有翻譯人員。但是否能排除任何溝通問題呢?

這只是我一點想法和假設,並不足以影響史學界的定說,可也是有趣的課題。

不過筆者的日文程度和手上史料有限,只能在這裡拋磚引玉。

PS:除了「方言彼女」之外還有「方言彼氏」系列,不過我還是喜歡看女的(再強調一次,這不是重點),各位可在YOUTUBE搜尋看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