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應仁文明之亂〕
嘉吉之亂,足利義教被弒,繼任征夷大將軍的是他的八歲兒子足利義勝,可是才不足兩年,義勝就一命嗚呼了,而將軍之位則由八歲的弟弟足利義政繼任。弱齡繼位的將軍,自然無力駕馭群臣,幕府的統治權威亮起了警號。
至於毛利一族之中,眾庶家憑著他們既有的領地,漸漸富強起來,對惣領家的態度,也就變得愈不服從。惣領家本來可以依賴幕府來壓抑庶家的反抗,但自從足利義教被弒後,幕府陷入管治危機,毛利惣家靠山頓失,庶家的反抗心態因而旺盛起來。
寶德三年〈1451年〉八月,毛利凞元向幕府提交讓狀,把一族所領傳給八歲的嫡子松壽丸〈後來的毛利豐元,1444-1476〉,兩年後才得到幕府的認可,並獲授予安堵狀。此後凞元奉幕府之命率軍到近畿駐防,本來這種軍役是由惣領家和庶家共同承擔,庶家應該跟隨凞元出兵,然而庶家中的麻原是廣公然抗命,不肯出陣,令凞元左右為難。凞元於寬正元年〈1460年〉發動惣領權,出兵攻入麻原鄉,沒收了麻原是廣的領地作為懲處;麻原是廣卻反過來透過幕府要員伊勢貞親向將軍義政提出申訴,最後幕府決定沒收了毛利家於內部莊和豐島鄉的領地作為闕所〈幕府從領主處沒收回來的土地〉。幕府裁定將麻原鄉歸還給是廣,並准許是廣直接出仕幕府,而內部莊和豐島鄉其餘的領地,則授予伊勢貞親之甥貞職。
內部莊和豐島鄉被沒收,對毛利凞元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打擊。寬正五年〈1464年〉二月,凞元病逝,一族團結和收復失地的責任,就落在兒子豐元身上。
毛利豐元幼時,被父親凞元送到當時得勢的山名持豐的次男、備後國守護山名是豐麾下作為人質,以求得到山名氏的庇護。六歲的時候便舉行冠禮,獲是豐賜予偏諱,改名豐元。當時的安藝國,是細川與大內兩個大勢力的接壤點,兩家為了爭取與中國大陸和朝鮮的貿易而相互競爭。長祿元年〈1457年〉,大內教弘進兵安藝,佔領了沿海的東西條盆地,並於西條鏡山城設置代官。寬正六年〈1465年〉九月,大內教弘病歿於陣中,由兒子政弘繼續統軍,擊破了細川勝元的軍勢。其後屬於細川方的沼田小早川家受到大內軍攻擊,毛利豐元出兵救援,得到細川勝元的讚揚。
這段時間,日本政壇暗潮洶湧,山名持豐與細川勝元的對立日深,正逢將軍家和管領畠山家出現繼承人問題而引起爭執,以此為契機,雙方分為東西兩軍在京都交戰,爆發了日本史上著名的「應仁之亂」。山名是豐雖然是持豐的兒子,但父子關係並不密切,相反細川勝元曾經替山名是豐爭取承繼在嘉吉之變中殉身的同族山名凞貴的家業,並給予莫大的照顧,因此是豐對於勝元的關係,比較於父親持豐更為深厚,在應仁之亂中,山名是豐選擇了投靠細川勝元的東軍,與作為西軍總大將的父親持豐對抗。
應仁之亂爆發後,備後國內的領主立即分裂成持豐方〈西軍〉與是豐方〈東軍〉兩派,相互爭鬥。毛利豐元為著與山名是豐的主從關係,順理成章投靠是豐一方,並派兵到備後助戰。
在此之前,毛利家曾經向幕府提出申訴,期望幕府把數年前沒收了的內部莊和豐島鄉一併歸還,並且放棄對麻原是廣的錄用。可是這篇申訴狀提交後,一直得不到答覆,至應仁之亂爆發,便不了了之。
東西兩軍的交戰,原本只集中在京都一帶,卻漸漸由武力相爭演化成互相策反以求擾亂敵方的謀略戰。文明元年〈1469年〉九月,毛利豐元受西軍拉攏的同時,向幕府提出強烈申訴,希望幕府盡早交還被沒收的內部莊和豐島鄉;幕府為了平息豐元的不滿,於翌年將西軍的麻原是廣的麻原鄉和宍戶駿河守的舊領地一併授予豐元。對於豐元以及毛利一族來說,這已經是重大的讓步,然而豐元仍然不滿意,因為內部莊和豐島鄉的問題仍未解決,幕府歸還領地的決定並未收到預期的效果。文明三年〈1471年〉七月,毛利豐元藉辭脫離京都戰場,回到安藝,於閏八月正式宣布倒戈,投靠西軍,並將軍隊撤出備後國。豐元的舉動令部署在備後國山名是豐的東軍立即遭到西軍的反擊。細川勝元連忙透過幕府向豐元發出書狀,承諾將闕所歸還,希望能讓豐元回心轉意,為東軍效力,可惜為時已晚。
當時西軍的大內政弘,以位於安藝國中央的西條盆地一千貫,以及備後國世羅台地三千貫領地,成功拉攏毛利豐元,增添在備後國與東軍爭奪土地的籌碼。毛利豐元投靠西軍後,立即採取行動,以武力奪回內部莊和豐島鄉,算是完成其父親凞元的遺願,可是這兩處領地一直未得到幕府承認,因此未被正式納入毛利家的領土範圍。
從文明五年〈1473年〉九月開始,東西兩軍圍繞沼田小早川家的高山城展開大規模攻防戰,大內軍佔據優勢,缺乏增援的沼田小早川敬平〈屬東軍方〉,於文明七年〈1475年〉四月向西軍講和。同年六月,脫離京都戰場的山名是豐,率領軍隊進入備後,攻打屬於西軍的甲山城和旗返山城。毛利豐元奉命救援,擊退了故主是豐及其子山名賴忠,在追擊戰中攻下了伊多岐、山中、橫坂等地,這些用武力奪回來的土地,後來獲得承認,成為毛利家領地的一部份。
此後東西兩軍的戰爭愈益激烈,毛利豐元先後擊退了圍攻西條鏡山城的武田、沼田小早川家,以及鎮壓了受東軍煽動的德政一揆,立下極大的戰功,並因此得到西條盆地御園宇、寺町、原、三永等地作為知行地,毛利家的領土又得到進一步擴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